招生丑闻下,我们的父母如何培养孩子?听koko老师怎么说?
来源:教育联展网 编辑:佚名 发布时间:2019-05-31
在当今爆出的各种考试丑闻,招生丑闻下, 我们的父母如何培养孩子? 作为父母,我们究竟想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们希望孩子得到什么样的理想教育?
5月29日千棵树国际教育成长中心创始人koko老师,给我们详细的进行了讲解,现在我来带大家回顾一下koko老师的线上直播~
KOKO
千棵树国际教育成长中心创始人
两位孩子的妈妈
国际学校的家长
和天下所有的父母一样,从孩子出生那一刻起,她就许诺要把全世界的给予他们。
有朋友问她:你对孩子的目标是什么?
她的回复:不啃老!
貌似要求很低?其实不然~
她只是希望孩子有更多的可能,有获得幸福的生活能力,可以生活得有趣一点,给身边人带来快乐。如果在一个团队中,他可以很快展示他的优势: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这些能力都会提高他的工作高度,得到更多的锻炼能力。
01中西方教育理念的差异
中西方养育孩子的理念不同,养育方式不同。他们认为孩子18岁之后,要走向独立,融入社会,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家长就有意识地去引导孩子,当18岁的时候,孩子已经可以自然地自信地融入到社会中来。
他清楚地知道他是谁?
他要做什么?
他需要如何去做?
如果做错了会怎么样?
这些意识和能力,是从孩童时代就开始的。父母的使命,不是让孩子拥有一个没有障碍的人生,而是让他成为一个乐于面对障碍和接受挑战,不断试错的人。
02焦虑会影响我们的理性思考
它就像一个漩涡,越挣扎陷得越深。我们只有冷静下来才能跳出漩涡,看到更多的可能性。没有天生完美的父母,就像没有天生完美的孩子。需要明确的是,孩子们才是教育的主体。
如何培养孩子的读书能力?
如果让孩子热爱学习?
关于学习的思考
苏东坡的母亲说:不是为了考取功名才读书,读书是为了愉悦自己,丰富自己,所以她培养了一家三父子成为唐宋八大家。这就是我中国人说的“我们父母之爱子,则为计之深远”。
不同学科的学习原理
如:英语学习
语言学习就不仅仅停留在拼读/语法这个层面上,需要拓展更广地领域去了解人文/科学/历史。因为它是了解世界,与世界对话的工具,和世界沟通更深层地问题,由此碰撞出火花,寻找知音。
如:艺术学习
无论是什么形式的艺术的学习,高超技巧不是挑选老师的指标,还需要老师是否还能教授给孩子艺术鉴赏的能力,包括了对艺术历史的了解和思考。
如:数学学习
不是要考满分,不是要进入尖子班。我们是学习数学思维,数学的逻辑,数学的思维,数学的空间思维等等。
孩子们对学习有天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我们需要让孩子们能真正深入理解他人,与他人共情,具备同心情和共情力,具备与他人的沟通,理解社会规律,整合跨学科知识之间的连接,在这个过程中培养我们有见解的沟通,有方法的解决问题,有与不同个性的人去合作。
03如何给孩子选择学校?
首先,需要思考的问题
我们为什么要择校?是体制内学习困难?困难的表现在哪里?是否换一个学校换一个环境就可以改善?是不满足当下我们家庭的需求?为了适应国际高考?为了学习英语?还是看见朋友的小孩去了我们就去?
没有的教育,只有合适的教育,没有完美的学校,必须家庭和学校和老师共同努力。培养出富而不骄,贫而不卑的孩子,就是完美的教育。
其次,了解中西方学校及传授知识的不同方式
英国课程体系
还是基本以知识点的考核为基础,加入一些社会活动,丰富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培养他们动手动脑的能力。
AP课程体系
主要是美国课程体系,给学有余力的学生提前修大学学分,可以作为考取大学的录取标准也可以作为大学提前毕业的标准。
IB课程体系
是联合国组织为外交官子女的流动性考虑的结合本地文化,以培养学生以全球视野为目标,在教学中以培养学生基本知识逻辑,培养整合知识,团队合作,组织能力等领导力为核心。
04家庭成员权利义务的重要性
每个家庭成员都有责任,我们每个人都有应尽的义务。爸爸妈妈做好自己的工作,为孩子提供一些物质保障,也为孩子树立一个积极人生的榜样,孩子也应该明白,孩子的责任和权利界限,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独立动手的生活技能,学习能力,知道自己要什么的能力,父母再寻找合适的教育资源,这样的孩子,他的成长也许不耀眼,也许不完美,但是他是一个非常正常的真实的孩子。
请问,这样的孩子,还需要我们去过度包装吗?
花几百万的美金去包装孩子,
为什么不花几百万美金去培养孩子呢?
孩子们都是纯真无邪的,值得用心对待的群体,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老师,他们更需要的是一个人生导师,这个人可以焕发孩子的学习热情,点燃孩子的人生梦想。快速预约:18988787152、18988787165(手机/微信)王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