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
课程与PC端同步更新,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做题
海量精选试题,想练就练,瞬间提分。答疑
海量精选试题,想练就练,瞬间提分。直播
讲师大咖面对面,有问有大收获多。三、闪点、燃点、自燃点的概念
1)闪点
①定义: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挥发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遇火源能够闪燃的液体最低温度。
②意义:闪点是衡量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的重要参数。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反之则越小。
③在消防上的应用:对可燃性液体进行分类
闪点<28℃的为甲类;闪点≥28℃至<60℃的为乙类;闪点≥60℃的为丙类。
2)燃点
①定义: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应用外部热源使物质表面起火并持续燃烧一定时间所需的最低温度,称为燃点。
②燃点与闪点的关系:
易燃液体的燃点一般高出其闪点 1~5℃,且闪点越低,这一差值越小。
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时,一般用闪点。
固体的火灾危险性大小一般用燃点来衡量。
3)自燃点
①定义:在规定的条件下,可燃物质产生自燃的最低温度,在这一温度时,物质与空气接触,不需要明火的作用,就能发生燃烧。
②影响自燃点变化的规律:
可燃物种类,自燃点越低,危险性就越大;
液体、气体自燃点受压力、氧浓度、催化、容器的材质和内径等因素的影响;固体自燃点,受受热熔融、挥发物的数量、固体的颗粒度、受热时间等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