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海外留学培训班
早些年,中国学生留学海外大都选择数理化或者工程作为专业。一是在当时的经济条件下,作为中国学生学相对容易拿到这些专业的奖学金;二是这些专业相对容易在海外就业。这直接导致加州伯克利、伊利诺伊大学、普渡大学等综合排名不高但是理工科较强的学校在中国学生中间有很高的知名度;相比之下,以文科见长的范德堡大学、埃默里大学、乔治敦大学等,虽然是综合排名前20的美国大学,很多中国人表示“听都没听说过”。
不过,这一切都在发生变化。
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国际部为例,作为国内出国的屈指可数的“牛校”,在2018年早申阶段,该校20多位学生被美国前20大学录取,其中耶鲁2人、芝加哥大学4人、哥伦比亚大学1人、宾夕法尼亚大学1人、康奈尔大学4人……不过梳理一下这些学生的offer,就会发现,这些早申录取的学生中,压倒性的绝大多数都是“文科生”!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2018年早申录取专业
周同学 耶鲁大学 比较文学
(Comparative Literature)
许同学 耶鲁大学 电影和媒体研究、全球事务
(Film and Media Studies,Global Affairs)
展同学 芝加哥大学 艺术史
(Art History)
余同学 芝加哥大学 哲学
(Philosophy)
胡同学 芝加哥大学 英语文学
(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胡同学 芝加哥大学 比较文学
(Comparative Literature)
李同学 哥伦比亚大学 历史、数字人文
(History,Digital Humanities)
齐同学 宾夕法尼亚大学 比较文学
(Comparative Literature)
邵同学 西北大学 社会学
(Sociology)
郭同学 布朗大学 宗教、人文
(Religion,Humanity)
朱同学 康奈尔大学 物理学
(Physics)
吴同学 康奈尔大学 物理学
(Physics)
向同学 康奈尔大学 历史学
(History)
杨同学 康奈尔大学 建筑学
(Architecture)
孙同学 莱斯大学 社会科学
(Social Science)
李同学 莱斯大学 人文
(Humanity)
董同学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 心理学
(Psychology)
郭同学 范德堡大学 环境科学、心理学
(Envionmental Science,Psychology)
张同学 范德堡大学 英语、哲学
(English,Philosophy)
谢同学 圣母大学 社会学、统计学
(Sociology、Statistics)
郑同学 埃默里大学 社会学
(Sociology)
虽然这只是一个中学早申录取学生专业的选择,但是也有充分的代表意义。那么问题来了——是美国**青睐文科生?或者学霸们选择文科专业已经成为主流?在申请美国大学的时候选择什么样的专业更有竞争优势?
"文科"专业
在美国大学的专业分类中,国内传统意义上的“文科”对应的是人文(Humanties或Arts)和社会科学(Social Science)两类。人文专业包括语言、文学、哲学等;社会科学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学、心理学等。人文专业和社会专业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个别专业很难严格界定该归结于哪个大类。但是两者也有着显著的区别:前者强调思辨,后者则强调应用。
以哈佛的本科生学院为例,Humanities and Arts模块下的专业包括:凯尔特语言和文学、古典学、比较文学、东亚语言和文明、英语、德语和德国文化、隶书和建筑史、语言学、音乐、近(欧洲)东语言和文明、哲学、罗马语言和文化、斯拉夫语言和文学、南亚研究、视觉和环境研究。Social Sciences模块下的专业包括:非洲和非洲-美国研究、人类学、经济学、政府学、历史、科学史、心理学、社会研究、社会学、女性和性别研究等。
与国内的人文社科专业相比,一个**大的区别就是中国学生选择较多的经济学的归属专业。在国内,经济学往往属于独立的经济学院,而美国大学把经济学归纳社会科学的范畴——因为和社会学、政治学类似,经济学也是**科学的方法研究和解决人类社会的问题。
综上可以发现,美国大学可供选择的人文社科专业有很多。我们完全可以深入了解这些专业,作为兴趣探索和专业备选的储备。有些专业你仅仅是不了解,了解之后或许会发现这是你的兴趣所在。
美国**重文轻理?
对美国大学稍有研究的人往往会发现,美国顶尖**似乎理工科专业不怎么强。美国前20的大学中,除了斯坦福、麻省理工、加州理工、康奈尔大学少数个别之外,其它**大部分以文科见长。与国内大学提倡的综合发展相比,美国顶尖大学或多或少存在“重文轻理”或者“重文轻工”的现象。
造成这个现象并非美国**缺钱缺资源,而是与学校的定位和理念有很大的关系。美国前20的大学都是私立大学,与公立大学相比,更强调精英教育。这些大学希望自己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引领社会的人物,而非仅仅是一个技术专家。他们更愿意培养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律师、企业家,而不仅仅是一个以技术见长的码农。所以这也容易解释为什么工程学院排名20之外的哈佛大学能够走出比尔盖茨、扎克伯格等计算机行业大佬。
而要成为引领社会的人物,首先要对这个社会有着充分的认识,这是我们常说的知识面、视野。人文社科的专业往往能够为此打下扎实的基础。实际上,美国**的本科毕业生绝大部分还会选择继续深造,专业性的知识往往可以在研究生阶段继续获得。对于那些美国的中产阶级上层(Upper Middle Class)而言,历史学本科 MBA或者文学本科 法学博士往往是很多学生标配的学历和专业。本科阶段读个貌似不好找工作的人文社会专业并不妨碍他们以后获得高薪职位。而以“博雅课程”为代表的美国**本科阶段通识教育则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扎实基础。
回到前面所述,对于有着这样办学理念的美国藤校,绝对不会录取一个只会高分死读书或者技术很强的学生。这样也是很多学生在申请藤校**后被拒的不惑之处:明明分数很高,活动也好,学校为什么还是没有录取我?原因在于你只让藤校看到你是一个技术性人才,而非一个能够引领社会的潜在选手。所以在申请的材料中,一定要体现出申请人思想的高度和广度。如果你仅仅是一个计算机编程技术很好,得过很多奖,那远远不够的;藤校希望看到的,是这个学生能够用计算机技术去解决现在人类面临挑战的社会问题,这才是终极目标,而计算机编程技术仅仅只是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所以,一个学生如果没有对社会问题有足够的认识,无论申请什么专业,往往都无法达到藤校的要求。当然,像MIT这样的纯技术宅风格的学校是极个别的案例。
多元化与信息不对称
2010年开始,中国高中生选择去美国读大学开始成为一个趋势。与上一代的留学生相比,这代留学生大多数来自大城市经济条件富裕的家庭,不会把就业当作留学的首要权衡因素,也不会把毕业后留在美国作为**的选项。因此在专业的选择上更加多元化,打破了早年中国留学生清一色的数理化及工程专业的格局。这也改变了中国学生的竞争格局。
试想一下,当一个美国大学收到3000份中国学生的申请,其中800人申请数学专业,500人申请计算机专业,1000人申请经济和商科专业。如果你是学校的招生官,你会做出什么选择?所以不难理解,当UIUC这类综合排名不高但是计算机专业较强的学校,因为大量申请计算机专业的中国学生的涌入,导致该校计算机专业的录取门槛被抬的极高。这也迫使一些中国学生做出专业改变,使自己变得更有竞争优势。
中国学生的专业选择日益多元化。然而,这个变化是不均衡的,京沪等一线城市**其它城市好几年。以社科专业为例,本文开端的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早申录取结果中大量的学生选择了人文社会专业,足以说明一切问题。而在很多二三线城市,选择人文社科专业的学生比例远远要小得多。我们的哥伦比亚大学社科研习系列项目中,也同样发现这样的趋势。
造成这个格局有很多原因:一部分原因是信息不对称导致对不同专业认识不充分,**后导致不同的选择;另一部分原因则是经济因素导致部分二三线城市的家庭还是把就业作为专业选择的**因素,更倾向于选择传统的数学、计算机等专业。这也是为什么京沪等城市似乎永远能够**一步的原因,自然也能解释京沪等城市的学生美国本科申请具有遥遥**的优势的原因。
所以对于非一线城市的学生而言,要努力获取更充分更全面的信息,找准自己的定位,使自己更具竞争优势。对于身边同学不敢尝试的东西,则要勇于尝试,不要盲目从众,往往差距就从你敢于迈出的那一步开始。
曲线救国?
可能还是有人要问,那么那些选择去美国读人文社科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都去哪儿了?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不排除一部分人在申请美国大学的时候为了使自己更具竞争优势避开了热门的经济学、商科、计算机、数学等专业,选择相对小众的如比较文学、语言学、营养学(没有你想不到的专业),相对容易进入藤校的大门。而美国大学专业转换又比较方便,所以确实有一部分人在进入美国大学之后换到了容易就业和获得高薪的行业。比如在哥伦比亚大学,绝大部分中国本科生**后都是选择了跟经济、金融相关的专业。
另外一些学生则继续选择研究生深造:一部分选择了商学院、法学院,另一部分则选择了学术路线攻读博士学位。这部分学生在就业的时候也有足够的选择空间。
而大部分学生则是选择了回国,这也是这一代留学生的特点——留学不是单纯的为了一份好工作和安逸的生活,而是作为提升个人视野和能力的途径;家庭的经济基础又为此提供了可能性。所以无论在美国还是中国,只要学生个人素质过硬,无论做什么都是得心应手,有足够的选择余地。实际上,这种选择余地在高中阶段就已经表现出来。那些被美国**录取的学生本身就是学霸级别的,他们能够自由选择在国内参加高考或是选择去美国留学。甚至有个别超级学霸同时参加高考和出国申请,**后能够在北大、清华和斯坦福、麻省理工之间选择!对于这部分学生而言,无论是就业或创业,都与本科专业的选择的关联度不大。
回归到教育的本质,出国留学只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终极目标。我们在申请季的各种晒offer的同时要问一句“然后呢?”——我们更应关注被美国大学录取之后,那些留学生四年后的归宿。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留学日益大众化,简单的一个“留学生”标签几乎没有任何含金量。人们更看重的是哪个大学毕业的——无论是中国大学还是美国大学,甚至哪个高中毕业的。在这个现实之上,我们更应了解如何留学能够为我们带来什么,留学如何让自己保持**于同龄人的竞争优势。
在新时代,很多事情都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经济一体化,大量中国企业走向海外,家庭财富的代际传递已成型,人们更加注重品质供给和自我价值……这些变化同时也为新一代的留学生创造着新的机遇。我们需要了解我们身处的是什么样一个社会,我们需要了解我们身处的是什么样的一个世界,这样才能找准我们所面对的各种新的社会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这也是选择美国**、选择人文社会专业的学生所希望实现的。
咨询电话【滕老师】:17706537281
了解更多杭州留学培训>>>>杭州留学培训
了解更多杭州培训网>>>>杭州培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