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力资源 > 培训管理 > 五步成课-敏捷化课程开发实战
课程背景
我们面临的是一个VUGA(易变、不定、复杂、模糊)时代!企业**大的危机是人才断层的危机,企业**大的损失是经验流失的损失,企业**大的成本是不断试错的成本!
任正非说:我们要用**优秀的人去培养更优秀的人!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也曾说:制造产品之前,培养人才为先!美国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理查德.费曼先生提出:要让一个快速成长,**的方法是去教别人;阿里巴巴在员工培养上对干部的要求更近乎苛刻:无替补,不晋升!
综合以上所有优秀企业,都把干部对员工的培养提到了一个非常高的境界!每家公司都期待“员工的成长脚步能跟上公司发展的脚步”,即:打造人才梯队,传承组织经验,持续培养人才。然而现实却是,工作了很多年,突然发现---
● 不会经验萃取:满肚子的干货,却是茶壶里煮饺子,如何将岗位经验有效萃取?
● 不会转化课件:工作知识能力态度,经过萃取后,如何转化为学员欢迎的课件?
● 不会搭建框架:课件设计没有框架结构,内容逻辑混乱,课程变成枯燥流水式?
● 经验没有传承:往往是关键岗位人才走了,经验也随之流失,岗位经验断层?
好课程都是设计出来的!好的课程如同《红海行动》那样的优秀大片,开场夺人眼球、过程跌荡起伏、结尾让人回味!而这其中的一切,都是精心设计和规划的!
好的课程设计,要做到“上接公司战略、中接业务绩效、下接员工成长”,培训课程设计开发好了,讲课就相对轻松了!因为有时,“有课讲”比“讲好课”更重要!
课程收益(产出):
● 一张表格:确定课程主题 – 课程确定表
● 一个名字:取个推广课名 – 确定课程名
● 一个结构:搭建两个结构 – 课程框架图
● 一个萃取:组织经验萃取 – 经验萃取表
● 一个课件:课件输出制作 – 导出PPT文稿(每1~2人开出一个40~60P的标准课件)
课程时间:2——3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有一定授课经验的内训师、岗位骨干、资深主管、企业高管
课程方式:讲授 案例 讨论 演练 PK
人数安排:采小班制分组方式进行,每班人数原则以不超过35人为宜
课程大纲
**步:课程定位:聚焦现存问题
1. 明确培训需求:培训需求的三个来源
2. 确定培训主题:科学选题的四个维度
课堂实战练习:确定自己的课程主题
3. 给课程取好名:课程取名的“3 1”结构
课堂实战练习:给自己的课程取个好名字
介绍:培训课程设计开发理论
1)源于二战的ISD(教学系统设计)
2)衍伸发展的ADDIE模型
3)将培训转化为商业结果的6D模型
第二步:课程目标:确定开发目标
1. 课程背景分析(四个角度)
2. 参训学员分析
3. 培训目标确定
1)布鲁姆的三个内容区分
2)确定目标的ABCD公式
4. 课程成果输出
要点:六个一标准
课堂实战练习:写出自己课程目标
第三步:课程框架-框架结构搭建
思考:为什么课程要结构化?
分析1:两组数字结构的比较
分析2:两个课程的比较-何为课程框架?
一、课程开场
要点:开场要惊艳
1. 引发关注
分享:引发关注的N个一方法
2. 建立关联
3. 讲师介绍
4. 课程简介
5. 课堂要求
二、课程主体
1. 主体两大结构
1)金字塔结构
2)麦卡锡4MAT结构
2. 主体之下穿插五小结构
1)时间型结构
2)变焦型结构
3)数字型结构
4)流程型结构
5)组合型结构
三、课程结尾
要点:收尾要让人回味
1. 总结回顾
2. 答疑解惑
3. 学员分享
4. 行动计划
5. 感性升华
课堂实战练习:串联完善课件的开场、主体、结尾框架
第四步:内容萃取
要点:素材的补充完善
一、岗位经验萃取
思考:什么是萃取?
1. 内容萃取的三个来源:个人 组织 专家
公式:萃取=内萃 外取
案例:一个秘书小姐的经验萃取之路
工具:Task模型
二、课程素材搜集
1. 课程素材的四种分类
2. 课程素材的七个载体
3. 素材的七个搜集方法
第五步:课件导出:呈现完整课件
一、课件导出
根据课程框架导出PPT
二、课件美化
1. PPT的标准格式
封面、目录、过渡、正文、封底
2. 优秀PPT的六个美化
1)内容准确精炼
2)排版整齐骨感
3)图文配合到位
4)图形逻辑清晰
5)动画简洁流畅
6)导航排列有序
3. 内容优化
1)一页一主题:精炼、少就是多
2)理性配感性:感性导入理性执行
3)素材的搭配:文不如字,字不如表,表不如图
三、框架逻辑优化
紧扣主题 大小结构搭建
四、成果输出-课程质量可视化(八个一标准输出)
1. 知识方法论成果
2. 现场测试性成果
3. 技能演练性成果
4. 感性认同类成果
5. 行动计划类成果
6. 实操工具类成果
成果1:表单
成果2:流程图
成果3:学习卡
7. 模型图成果
8. 能力闯关类成果
课堂演练:每个人至少设计三个可视化课程成果
五、成果验收(七步走)
公司试讲--小组评审--持续优化--再次试讲--效果评估--PDCA完善--课程交付
六、课堂成果展示
小组代表登台展示 学员互评 讲师点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