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诺达名师!
客服热线:18898361497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智慧 > 传统文化 > 树立法治思维,提高法治能力

晏世乐

树立法治思维,提高法治能力

晏世乐 / 职业演说家

课程价格: 具体课酬和讲师商量确定

常驻地: 深圳

预定该课 下载课纲

咨 / 询 / 热 / 线 18898361497

在线咨询

课程大纲

【课程背景】

习强调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努力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规范发展行为、促进矛盾化解、保障社会和谐”。治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关键是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在全面推进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领导干部必须摒弃陈旧过时的思想观念,不仅要有领导思维、管理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更要有法治思维。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讨论练习、互动体验等。

【授课时间】

1天,5—6小时/天。

【课程大纲】(课程大纲仅为课程部分内容纲要,具体内容见课程讲义)

课前达成共识,确保培训效果:学习为己、学乐精神、空杯思想、学以致用。

一、法治概述。

(一)法治的历史沿革。

1、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二)何谓法治?

法治的核心价值体现在法律对公共权力的有效支配!【案例】法的本质!

1、法治的核心理念——公平正义。

2、法治的伦理基础——人人平等。

3、法治的道德底线——人人守法。

4、法治的政治前提——人民主权。

5、法治的**效果——理性自治。

6、法治的实现路径——人民民主。

7、法治的实现前提——民主立法。

8、法治的实现手段——严格执法。

9、法治的威慑力量——法律责任。

10、法治的**大敌人——法外人情。

(三)法治和人治、德治、法制的区别。

1、法治和人治的关键区别:人与法、权力与法发生冲突时,是服从人的权威、权力的权威,还是服从法的权威。把国家的安宁和人民的福祉建立在个人身上,是不可靠的!

2、以法治为主导,以德治为补充!【案例】《论语·为政》。《道德和规则》。

3、农耕文明的法制VS商工文明的法治。【案例】《汉谟拉比法典》。英国1688年光荣革命。

(四)法治的目标。

1、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2、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五)法治的现状。

1、立法。2011年,吴邦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案例】劳动教养条例、收容遣送条例。

2、执法。【案例】暴力执法、运动式执法。

3、司法。【案例】呼格吉勒图案、聂树斌案。

4、守法。【案例】青天情结、人情社会。

二、法治的重要性:强国之路。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大保障、大推动。

(一)深化改革的需要。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

(二)推动发展的需要。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

(三)化解矛盾的需要。

三、法治的基本要求。

(一)有法可依。法的公开性、预设性。

(二)法的正义性。【案例】希特勒屠杀犹太人,斯大林清洗运动。

(三)法的至上性。没有人在法律之上,没有人在法律之外。【案例】苏格拉底用生命去追随自己心中神圣的法律。《大国崛起》之荷兰VS西班牙。

(四)主权在民!【案例】《宪法》。卢梭。

(五)分权与制衡。【案例】政府开会。

(六)公平、公正——法治的生命线!

四、法治思维。

(一)法治思维的定义:以合法性为出发点,以追求公平、正义为目标,按照法律逻辑和法律价值观思考问题的思维模式。【案例】表停了——表坏了。

(二)法治思维和其它思维的关系。

(三)法治思维的主要种类。

1、规则至上思维。一切从定规则、讲规则开始。【案例】“改革可以冲破法律禁区”→“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

2、合理性思维。【案例】裁量权基准制度。2007年许霆案,17万,无期——5年。

3、权利本位思维。私权利——“法无明文不为罪,法无禁止皆自由”。【案例】“负面清单”。

4、权力控制思维。公权力——“法无明文不可为,法无授权不得为”。孟德斯鸠:“一切人对权利都有滥用的可能性。”丘吉尔:“如果你不迷恋权力,那你是从未掌控过权力的人。”【案例】治“牛皮癣”、“天然灌溉费”。

5、平等性思维。重在规则平等。【案例】高考、公务员考试。“三支一扶”干部的眼泪。

6、证据性思维。举证责任:谁主张谁举证VS举证责任倒置。

7、程序性思维。程序公正→实体公正!【案例】罗尔斯《正义论》分蛋糕。

8、理性思维。【案例】“美国联邦法院不是因为正确才有权威,而是因为有权威才正确。”VS“死磕型”……

9、法不溯及既往思维。

10、遵循先例思维。

11、信赖保护思维。

12、禁止不利变更思维。

五、法治方式。

(一)不断完善立法工作。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

1、坚持立改废释并举,增强法律法规的及时性、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案例】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

2、科学立法:良法、成熟、准确。

3、重点解决两个问题。

问题一:部门利益法定化。对策:第三方立法、公众参与。【案例】谁执法,谁起草,相关法规竟成部门利益的“保护神”。

问题二:违反上位法。对策:激活违宪审查制度,维护法治统一。加强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案例】我国违宪审查**案。深圳做法。

(二)深入推进依法行政。

1、理顺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案例】健全机构依法设置制度。

(1)深化行政审批制度制度改革。【案例】政府与市场、社会的角色定位。深圳做法。

(2)深化权责清单建设。【案例】全面公开权责清单。

2、强化依法决策。【案例】《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听证会VS听涨会。利民项目为何不得民心。

(1)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

(2)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

(3)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

3、做好行政执法工作。

(1)改革行政执法体制。减少层次、整合队伍、提高效率。【案例】综合执法。

(2)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三不:不越权、不失职、不滥用职权;两要:要忠于事实和要忠于法律。【案例】权责统一原则。深圳市龙岗区舞王特大火灾事件,43人死亡……6人因玩忽职守罪等判刑。

4、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案例】《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5、强化制约和监督。【案例】内部流程控制。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三)公正司法——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

(四)全民守法——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六、如何实现法治。

(一)组织角度。

1、完善法律、健全制度。制度要求:成熟性、明确性。【案例】深圳公务员面试制度。

2、执行制度、确保落实。【案例】破窗理论。德国闯红灯的结果。新加坡吐痰的惩罚。

(二)个人角度。

1、加强法律学习,提升专业能力。挤出时间,成为乐趣。【案例】施国玲——只要开始,永远不晚。走路听书。

2、关键要认识到法治的重要性,发自内心打算依法、守法。【案例】食安办关于食药同源的会议。学法目的——守法还是钻法律空子。

(1)法治对于个人:决定饭碗、自由甚至生命。没有规矩的社会才是人人自危的社会!【案例】民警杜培武杀妻案。杨达才、周久耕。

(2)法治对于政党:决定政权稳固性。【案例】仇富VS仇官。

(3)法治对于经济:决定经济发展。《**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法治城市示范。【案例】《国别财富报告》。任正非:“华为的成长得益于中国改革开放,得益于深圳领先的营商环境。”台商口中的狼。“小官巨贪”——秦皇岛北戴河供水总公司马超群。

(4)法治对于社会:决定社会风气。公职人员:上梁。【案例】社会生态圈。

(5)蝴蝶效应。“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案例】孙志刚事件、阿拉伯之春事件。

上一篇: 传统文化(国学智慧)赋能现代企业管理 下一篇: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

下载课纲

X
Baidu
ma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