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诺达名师!
客服热线:18898361497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开课 > 孙子兵法 > 孙子兵法与统帅之道

孙子兵法与统帅之道

培训对象: 企业董事长,总经理,副总及以上管理者,企业文化部,宣传部长,及关注传统文化的管理着。

课程目标: 企业董事长,总经理,副总及以上管理者,企业文化部,宣传部长,及关注传统文化的管理着。

费用说明: 全部课程费用

咨 / 询 / 热 / 线 18898361497

在线咨询

孙子兵法与统帅之道所有班级

温馨提示:为了保证课程质量,每期报名人数有限,需提前预约。点击预约

孙子兵法与统帅之道课程介绍

【课程详情】

天之道在生植,其用在强弱;

人之道在法制,其用在是非。

《孙子兵法》十三篇提要

一、计篇

  • ,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 道、天、地、将、法。
  • 智、信、仁、勇、严。
  •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
  •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多算胜,少算不胜。

二、作战篇

这一篇不是谈实际的作战,而是谈作战工具和作战物资的准备。在这一篇中,孙子具体阐述了战争巨大消耗与国家安全的密切联系,提示将领们必须从支撑战争的物质基础以及国家承受能力上来思考战争问题。如何减轻国家的压力?孙子提出了两个重要的战略思想:一是从时间上考虑,速战速决;二是从空间上考虑,因粮于敌。孙子从时间与空间的思考中,揭示了战争力量聚能与转换的一些规律和方式。在这一篇的论述中,贯穿整体的核心战略思想是:在战争准备上,避战争之害而求战争之利,尽可能以**小的代价获得战争的胜利。

三、谋攻篇

“谋”就是“谋划”、“智谋”。所谓“谋攻”,是指如何谋划战争,如何**智谋去战胜对手。这一篇集中反映了中国古代战略“以智克力”的全胜思想。在上一篇,孙子是从战争准备上论述了如何避战争之害而求战争之利。在这一篇,孙子将从战争的对抗策略谋划上讲如何避战争之害以求战争之利,具体说,就是如何在减少和避免战争破坏作用的情况下达到我们所追求的战争目的。

核心问题:达成什么样的战争目的?

  • 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 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
  •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剑有天子剑、诸侯剑和庶人剑。天子之剑,以燕溪石城为锋,齐岱为锷,晋魏为脊,周宋为镡,韩魏为夹;包以四夷,裹以四时;绕以渤海,带以常山;制以五行,论以刑德;开以阴阳,持以春夏,行以秋冬。此剑,直之无前,举之无上,案之无下,运之无旁,上决浮云,下绝地纪。此剑一用,匡诸侯,天下服矣。诸侯之剑,以知勇士为锋,以清廉士为锷,以贤良士为脊,以忠圣士为镡,以豪杰士为夹。此剑,直之亦无前,举之亦无上,案之亦无下,运之亦无旁;上法圆天以顺三光,下法方地以顺四时,中和民意以安四乡。此剑一用,如雷霆之震也,四封之内,无不宾服而听从君命者矣。庶人之剑,蓬头突鬓垂冠,曼胡之缨,短后之衣,瞋目而语难。相击于前,上斩颈领,下决肝肺。

                                    -------- 《庄子·说剑》

四、形篇

在古语中,“形是有质之称”,“形”讲得是可视可见的有形物质及其形态。在这里,孙子说的“形”是指战争力量及其表现形式。战争是力量与力量的对抗。力量是战略的一个核心要素。力量对抗是战略所展开的逻辑起点。在此,孙子提出著名的“先胜后战”的思想,揭示了“强胜弱败”的战争规律。

核心问题:如何确定战略立足点?

五、势篇

力量体现于“形”而蓄发于“势”。“势”指的是“形势”、“态势”、“气势”、“位势”等意思。就力量运用而言,“势”指的是力量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所借助各种外部条件而形成的一种有利的蓄发状态。如何增强自己的力量,如何将自己现有力量更有效地发挥作用,如何以**小的代价获取更大的胜利,这都与“势”有关,或者说都需要借助于“势”来实现。 “势”是中国战略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掌握中国战略思想的精华,不能不洞悉这个字的深刻内涵。

核心问题:如何使你的力量更大和更有效?

  •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 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
  • 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  折者,节也。
  • 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彍弩,节如发机。
  • 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
  • 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六、虚实篇

本篇是《孙子兵法》十三篇中的核心篇。虚实,反映了力量两种基本的形态。一般说来,“实”是指强大、主要和有备的力量,“虚”是指薄弱、次要和无备的力量。在具体的作战实施过程中,我们不能够把“虚”简单地看作“弱”,它有时是指要害、关键的部位。“虚”和“实”,是在双方力量对抗中显现的,是反映双方力量对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对立统一范畴。这个范畴揭示了力量对抗的基本规律,形成了“避实击虚”的重要战略战术原则。在这一篇中,我们还要特别关注孙子的战略主动权、集中兵力、示形和“因敌而变”等思想。

核心问题:如何正确组织攻防对抗?

  • 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
  • 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 能使敌自至者,利也;能使敌不得至者,害也。
  • 出其所必趋,趋其所不意。
  • 我专而敌分。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 
  • 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战;不知战地,不知战日,则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 


七、军争篇

按照中国古人的解释,“争,趋利也”;“争者,争利,得利则胜”。“军争”,是指调动和部署自己的军队争取获胜的有利条件。如果前者侧重讲如何调动敌人,这里侧重谈如何运用自己的力量。也有人说“军争”是现代“机动”的意思。这种理解与上面的“变化”有联系,“变”依赖于“动”,只有“动”才有“变”

核心问题:如何部署和调整力量?

  • 以迂为直,以患为利。
  • 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
  • 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 以迂为直,以患为利。
  • 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
  • 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八、九变篇

孙子在这一篇就是讲“变”。该篇题名为“九变”。“九”指的是“很多很多”的意思。所谓“九变”就是指要大量的无穷尽的变化。中国战略特别关注这个“变”字,在“变”中将自己掌握的各种战略方法灵活组合起来,在“变”中将对手的弱点暴露出来,在“变”中形成一种有利于自己战略平衡,在“变”中寻找出奇制胜的良策。“变”,是战略运筹的灵魂。“变”,是战略指导中永恒不变的一个原则。 

核心问题:如何应对变化的情况?

九、行军篇

  • 辞强而进驱者,退也;无约而请和者,谋也。
  • 兵非多益,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
  • 合之以文,齐之以武。 


十、地形篇

在这一篇中,孙子主要**对“地有六形”和“兵有六败”的分析,论述了军队在作战时如何利用地形的方法,并进而分析了兵败在将帅方面的责任及动因。用现在的战略术语中,“地”是指战略双方对抗的“空间”,这里面包括地势的高低、距离的远近、自然或人文的地理环境、以及双方兵力部署所形成的战场位置关系等等。认识和处理好“人”与“地”的关系,借“地之助”去求“兵之利”,反映了战略家和军事家的素质和能力。纵观历史,真正的战略家和军事家,都是熟悉地理和地形的专家。

核心问题:如何利用地形条件?

  • 夫地形者,兵之助。计险易、远近,上将之道也。
  • 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民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
  • 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如骄子,不可用也。
  • 知天知地,胜乃可全。


十一、九地篇

在这一篇,孙子还是谈“地”,但谈得不是一般的地形,而是战略地理。孙子根据地理位置对整个战略态势的影响,归纳出九种不同的类型,并针对这些类型提出了基本的战略行动原则。据有的资料反映,孙子这一篇中的许多思想,对当今世界的国际关系学说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孙子的思想,不仅反映了现代地缘政治的实际,而且对当今地缘政治理论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核心问题:如何把握战略空间?

十二、火攻篇

孙子在这一篇中主要谈到如何用火的战法。这种作战方法,体现了中国古代巧妙借助自然力量战胜对手的战略思想。三国时的“火烧八百里连营”、“赤壁大战”的战例,使人记忆犹新。这种方法,在古代是适用的,但在现代战争中不多用了。这不仅表现在战争新的手段不需要采取火攻的办法,另外,毁灭大片森林,也是现代环保意识所不容许的。不过,中国古代借自然之力为我所用的战略思想,仍然有其现实价值,应当根据现实的具体情况,加以继承和运用。

核心问题:如何寻找有效的攻击手段?

十三、用间篇

孙子在这一篇主要论述了如何使用间谍(也称情报人员)来获得各种支持战争决策的情报资料。在孙子的战略思想中,“知”具有重要的地位。“知彼知己”、“知战之地”、“知战之日”,是孙子一贯强调的作战要求。在本篇中,孙子还专门指出“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用间”则是孙子实现其“知”的主要途径,是实现其“先知”的主要手段。

核心问题:如何获取信息?

  • 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出于众者,先知也。
  • 非圣不能用间,非仁不能使间,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
  • 微哉微哉,无所不用间也。
  • 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 
  • 战略基本范畴的逻辑关系

1、胜 —— 战略目标

2、力 —— 胜之基础

3、利 —— 力的动因

4、道 —— 力的规律

5、形 —— 力的外在表现

6、势 —— 力的外在条件

7、柔 —— 驭力的核心思想

8、知 —— 力的认识论

9、专 —— 力的分合

10、度 —— 力的重心

11、变 —— 力的运动

12、奇 —— 用力的艺术

13、节 —— 力的蓄发

14、动 —— 借力的技巧

15、致 —— 用力的主动权




更多公开课课程点击进入培训课程

最新课程

财务报表解读与风险防范

  • 上海2025-03-29
  • 上海2025-04-26
  • 上海2025-07-30

全面预算管理和控制

  • 上海2025-03-22
  • 上海2025-06-21
  • 上海2025-08-28

有效信用控制和应收账款管理

  • 上海2025-03-27
  • 上海2025-05-30
  • 上海2025-07-26

高效仓储管理与工厂物料配送实战训练

  • 上海2025-12-27
  • 上海2025-11-29
  • 上海2025-09-27

高级人才测评师

  • 上海2025-03-21
  • 深圳2025-05-23
  • 北京2025-07-18

56类员工离职情形及优化谈判实务全解

  • 上海2025-01-10
  • 深圳2025-06-06
  • 北京2025-11-28

重新定义目标管理:M-GOST助力打造高效敏捷团队

  • 上海2025-02-26
  • 上海2025-05-09
  • 上海2025-08-15

御风行©:新任经理情境管理实战

  • 上海2025-03-14
  • 北京2025-06-27
  • 深圳2025-09-19
Baidu
map
点击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电话咨询 电话咨询

咨询热线:

18898361497

扫二维码 扫二维码 二维码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