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Course Introduction
享受对外汉语--语音习得 |
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具有区别意义功能的声音,是语言交际工具的声音形式。语音发音准确是语音学习的基本要求。发音是否准确又与听音、辨音的能力有关。现代语言教育学理论认为:充分的以理解语篇内答为目的的语言输入,是形成交际性听力乃至决定整个语言学习是否成功的关键。可见,听力和发音在语音习得中相辅相成,不可偏废。那么,影响听力和发音的因素有哪些?对此有些哪针对性的训练方法和技巧?本章将一一阐述。
1.影响听力的因素及对策 1)关键词对听力的影响 做听力练习时,学生常常遇到词语障碍由影响理解,我们把这样的词语称为关键词语,是为了检验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和跨跃词语障碍的能力而设计的,它们或出现在听句中,或可能出现在答句中。笔者对泰国瓦莱岚大学中文系一年级学生进行了随堂测试。看看下面的例子: (1)A:刘老师去诊所看病,才回家。 B:我们去看看她吧。 问:他们去做哪儿? a.诊所 b.刘老师家 c.他们的家 学生大多选择b.因为他们注意到了“诊所”这个信息 ,却没学过“诊所”,但熟悉“回家”这个词。 (2)A:小王,你们打算什么时候去博物馆? B:今天很忙。后天星期三去。 问:今天星期几? a.不知道 b.星期一 c.星期三 大部分学生选c.在接收语音信息时,由于学生对“博物馆”这个陌生词揪着不放,耽误了后面语句信息的筛选,听到“星期三”不加分析就选。 (3)A:老李,你这表多少钱? B: 买的时候三百多。原来不打折五百多呢。 问:老李买表花多少钱? a.不知道 b.三百多 c.五百多 许多学生选错都因为被表打折前的价格信息所干扰,这说明我们在听力练习中应加强训练学生抓住主要信息,排除迷惑性词语,跨跃障碍的能力。对于陌生的生词,我们要细致讲解,在练习中加大词汇量。 2)语法点对听力的意义 先来看下面的例子: A:老李在家吗? B:回来了,不过在家呆了两天又去哈尔滨了,下个月还要去广州。 问:老李现在在哪儿? a.在家 b.哈尔滨c.广州 有的学生选a,有的学生选b,还有的选c。此题中答话的人先说回来了,后面“不过”这个具有转折意义的语法点,使句义发生了转折。像这样明显的语法点提示还有很多,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及时总结。许多学生在做听力练习时,常常会碰到单个的词都是熟悉的,但连在一起却不知道意思的情况。可见光有词汇量是不够的。心理学家考尔认为,对句法的记忆能够预测听力技能。因为句法能够帮助学生识别词与词之间的关系,掌握语言输入的基本规律。教师应该重视句法在听力训练中的作用。就练习中出现的语法点,反复举例,替换词语练习,达到强化记忆的目的。 3)语音区分对听力的影响 学习者在大量接收语音资料,转化为意义理解前,需要对声音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对声音信号辨别分析的能力对词义、句义的正确理解有着重要意义。我们来看下面的例子: A:离上飞机的时间还有多长时间? B: 大概四十五分钟吧。 问:还有多长时间就走了? a.十五分钟 b.四十五分钟 c.四十分钟 这道题对中国人来说,再简单不过。但也有部分泰国学生做错。原因就是没有很好的掌握汉语发音要领,进行语音区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范读帮助学生练习音素、单音节、多音节和声调的辨别。在辨别语音形式的训练上可以进行近似音的对比,如“三”和“山”、“尺” 和“纸”、“四” 和“字””等等。这些词各自的语音组合让学生先分辨出来,然后再根据其声母、韵母和声调上排列组合的不同,判断出它们在意义上的差别。被提取的次数多了,学生对语音的排列组合的特点会有更充分的理解,听力的敏感度也将大大提升。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也可以从小品、相声等文艺作品中选一些语料,如绕口令作为听力材料,进行专项训练。 4)文化内涵的差异对听力的影响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义中往往蕴含着文化因素,在言语交际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因文化差异而出现的语言障碍,也就是人际交往中的文化障碍。各个国家的人由于文化传统和民族性格的不同,在思维方式、审美情趣、价值取向等许多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汉语本身也有不少独特的表达方式,下面的例子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1)A:马上要考试了,我还没复习,现在就像热锅上的蚂蚁。 问:说话人是什么意思? (2)A:这下完了!我被经理炒了鱿鱼! 问:说话人是什么意思? 这两例都是典型的中国人思维方式的句子表达。例(1)形象的比喻了人在着急情绪状态下的情态;例(2)中的把“炒鱿鱼”时鱿鱼打卷翻滚的样子和人被工作单位辞退,卷铺盖走的情态巧妙地联系在一起,如果外国学生只从字面上理解,而不理解词语的比喻义和引申义,是很难作出正确回答的。 针对影响听力的因素,我们在教学中应该着重训练学生听力的哪些方面呢? 1)辨别分析能力的训练 人们接收到语音信号后,要对言语信号进行分析、辨别、归类。因此提高听力首先是提高处理声音信号的能力,也就是辨别分析能力。因此,提高学生听觉器官的灵敏度,克服母语语音、语义的干扰,清晰地辨别目的语的声韵调、停顿、重音、语气等,辨明词语、句子、整段话语,是听力教学的**个重点。在练习中对相近的声母、韵母、声调进行归类训练,教师范读,学生模仿发音。对一些容易混淆的词语进行反复的听辨练习,在反复中加深语音印象。对于句子的语气问题,例如反问句是一个难点,如果不借助语境,学生一定会将之理解成一般的问句。**教师不断地设置语境,多举语境中的例子,来达到学生掌握句子语气的教学目的。对学过的词语、语法规则和文化背景知识反复再现、反复刺激来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 2)语音储存能力的训练 实践证明,学生大脑中储存的词汇、语法规则和社会文化知识越多,听力理解的反应速度也就越快。训练学生的记忆储存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提高练习的频率、语音内容包括词语、句子在语境中的出现频率。这是客观强化的一方面,让学生主动复述语音内容则是主观吸收的一方面。教师可采用逐渐放快语速听写的方法锻炼和检验学生有效记忆能力。 3)联想猜测能力的训练 理解语言的过程中会碰到一些渗透文化因素的话语,这就需要学生进行猜测和联想。也就是根据语感和以往的经验,凭想象对词语、话语的意思做出推测、估计和预想。训练联想猜测能力就是要让学生锻炼直接用目的语去思维的能力。训练中,教师可以做听解释来猜词语、完成句子等小练习,还可以创设一些语言环境,让学生猜测讲话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并把它补充出来,教师对其进行分析评论,查漏补缺。在不同文章结构形式的情况下,了解这些文章结构的特点就能预测文章内容的发展,在听的过程中处于一个比较主动的状态。根据汉语文章结构的特点及篇章结构的理论,**听文章的开头,来推测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听上一段内容采推测下一段内容。对外汉语听力中的文章结构很有特点,条理清晰,很好把握和理解。对于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的话题,可以在听之前提出几个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再听。让学生先表达自己的观点,然后再听录音,这样既练习了口语,也对听力内容进行了预测。 4)概括总结能力的训练 语料中常常采用答句对听句的解释或者答句对听句中心意思的概括总结这样的方法来检验学习者是否听懂。比如“说话人的意思是…… ”之类的问题。概括和总结目的语语言材料的主旨也是听力能力训练的重点。它是对外汉语教学中听力训练的高级形式。概括总结能力的训练有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渐进过程,可以先从单句训练起步,再过渡到成段的话语,**后是概括总结全篇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在语料的意义相对抽象时,教师应该从考察关键词语或语法点人手,引导和帮助学生总结规律。可能会产生更好的效果。 5)背景知识运用能力的训练 学生在做听力联系时常常受到母语中“负迁移”的干扰,这是由于不同地域,民族思维方式不同所带来的文化差异。想要避免语言的“负迁移”现象的发生,就必须了解必要的目的语国冢的背景及文化知识,并在听的过程中运用背景知识。 2.口语训练的内容及方法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语音习得包括听力和口语两个部分。听力是语音的输入部分,口语则是语音的输出部分。口语的习得内容根据难易程度,可分为三步骤: 1)拼音和声调的学习 汉语拼音的学习在口语习得过程中**基础,也是**重要的一步。它能帮助学生给汉字注音,是他们操一口地道的汉语的前提。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它还是帮助学生查找词典,学习汉字、积累生词的助手。在整个汉语国际推广工作中也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普通话里的21个声母、39个韵母的发音和四个声调的变化,以及汉语特殊的语音规则,如轻声、儿化等都是外国学生在初级阶段的汉语学习中应该掌握的。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受母语和方言发音习惯的影响,对拼音的掌握还是有相当大的难度。比如泰国学生基本分不清平舌音和翘舌音,还常把潮州方言和普通话中的词语声调搞混,即使用音位图也并不奏效。因为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一般看不到,那么还有别的方法吗?我们从李阳“疯狂英语”的手势发音法中得到一些启示。他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主要手势举例如下: (1)单元音[i:]“穿针引线”音。在空中做一个穿针引线动作, (2)双元音[ai]:“超级饱满双元音”。手臂在空中划一个大圈,这样可以带动嘴巴张开的力度。 (3)双元音[au]:“鬼哭狼嚎”音。手臂向里划一个大圈。 (4)双元音[ei]:“嘴咧到耳朵上”音。手臂抬高向后滑动。 尽管《疯狂英语》的手势系统并不完善,主要集中重要元音,但这些手势对于元音的饱满到位及发出汉语中没有的元音非常有用。同样的,我们也可以将手势运用到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中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形象记忆不同的音,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使单纯语音练习不再枯燥。 在声调方面,我们知道它具有区别意义的重要功能。对于语调地把握,影响到交际行为的有效性。如何表现声调的变化特征,让学生更 的掌握声调的相关知识,笔者较认同喻江(2007)提出的声调音乐化、人情化、语感化的理论。即找出声调的音乐感,将声调与某种特定的情绪联系在一起,使之带上语气,在不断练习中巩固声调知识,培养语调语感。 2)词汇的学习 口语词汇的教学应该坚持实用的原则,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大量贴近生活、极富表现力的的俗语习语、谚语和歇后语上。(郭宏 2004)提出的词语的类聚式训练及在语境中训练的方法有益于词辨析和记忆,是值得提倡的。 3)句子和篇章的教学拼音、声调、词汇的学习和积累都是为口语交际时语音成句,成段而准备的。句子和篇章的教学是语音教学的高级阶段。学生除了学习各种功能句法,如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把”字句、“被”字句外,还要学习句与句、段与段的衔接技巧、整个话语的主旨和情感的表达技巧。教师在教学法上可注意功能法在这一阶段的运用,对句子和表达法进行功能的分类,每节课对一种功能句型或表达法进行针对性的反复练习。鼓励学生尽量用课堂上新学的词语或表达形式。对于学生口头表达的错误,要有一个容忍度,否则就会打消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学生叙说的过程中适当地提示一些词语或表达形式,尽量不要打断他的思路。但在学生陈述完,肯定其正确表达后应纠正错误的地方。对整篇课文的复述也是极好的方法。学生**复述,实现言语的再现,能更全面深刻地把握全篇思想内容,检验自己对功能句法掌握的程度。 不少学生用句子表情达意的时候,找不到感觉,不知怎样遣词造句、把握语体。教师应该有意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灵敏的感觉,以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语言的能力。第二语言教学中语感原则的确定有其客观的依据。语音的链结是由于意义组合的连贯,意义包含着有关人类认识的所有观念,其中以语义库与模块的形式积淀和聚合在意识中的文化传统是**为民族化和语言化的意义。而一种语言的意义的组合规律又表现为思维被该语言模式化后形成的思维模式。语言本质所表现的“思维一思维模式一意义一语音”的由内向外的纵向结构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由“语音一意义一思维模式—思维”组成的由外向内的语感训练原则奠定了理论基础。 如何来培养语感呢? 一是多放听力材料,**语音的辨别、语调的抑扬培养对语言“听”的直觉。 二是以课文为基础,增加诗歌、歌谣、绕口令、广告词等朗读材料,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以提高学生对语言的直觉敏锐性,同时也培养对语言的美感体验。王尚文教授从哲学的角度说:“主观的语感源于客体的言语,是客观的言语对象对人的语言器官长期雕琢的结果,是人的语言器官长期感受言语对象不断积淀的结晶,是言语这一对象在人身上对象化的实现。”朗读正是对人的语言器官进行雕琢、熏陶的有效途径,是人自身的言语对作品语言的过程体验,**终实现对语言的内在语义和外在语式的整体把握。 |
如需了解更多课程详情,请拨打我们的免费咨询热线:
电话:183-5029-8856
学校介绍University Profile
华真汉语是国际认证协会(IPA)对外汉语教师考评委员会**官方授权单位,在全国开展IPA对外汉语教师考试项目的考前报考、辅导以及组织考试工作。我们拥有多年对外汉语教师辅导经验,目前已在郑州、济南、青岛、厦门、福州、广州、深圳、西安、重庆、成都等12个城市建立了分中心。是*早从事对外汉语教师培养、世界人才交流服务的教育机构之一。
国际认证协会International Profession Certification Association(简称IPA)是资质齐全的驻京国际认证机构。是中国区唯一经美国国务院签印并由中国驻美国大使馆认证认可的国际认证协会,其在国家工商总局备案号为110000400175969。
国际认证协会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及世界各国政府机构和市场的广泛认可和欢迎。在中国,国际认证协会获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权威认证认可,经北京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登记备案的合法国际认证机构。
“国际注册汉语教师资格证”是国际认证协会(IPA)根据国际上对汉语教师的极大需求的状况而推出的资格认证。IPA推出的“国际注册汉语教师职业资格证书”是被国际100多国家认可的,具有权威性。
IPA国际认证代表了当今职业认证的较高水平,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国际权威性。IPA国际职业资格证书获得了美国联邦政府的全面认可,并得到美国国务卿的签字。在中国,国际认证协会获得了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权威认证认可,经北京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登记备案的合法国际认证机构。IPA证书是中国地区唯一获得中国驻美国大使馆的全面认证,并由中国使领馆代表签字的。凭借IPA证书,可申请获得中国驻美大使馆对证书及学历鉴定和中国人事部国家人才网的鉴定,为出国留学及工作打造“护身符”。
“国际注册汉语教师资格证”,是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国际“金卡”,是走向世界的环球“通行证”。对此证,实行统一考试。**考试者将由中国驻美大使馆、美国国务院、国际认证协会、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对其联合认证,并颁发相应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