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问服务
企业沟通顾问
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向企业提供与员工、客户、政府、供应商、公众沟通时的指导服务及提供当众发言等方面的辅导。现在企业在与各方面沟通时,会遇到很多障碍,如果得到妥善处理,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如果处理不当,虽然是小事,但可能影响公司形象和带来不必要的、巨大的经济损失。
服务形式:单一主题演讲或沟通服务;企业沟通常年顾问。
单一主题演讲或沟通服务:主要指在企业经营活动中,遇到重要的演讲或沟通问题及困惑时,向企业提供演讲或沟通方面的专业指导。本服务仅针对单一事件或主题,具体根据时间、及复杂程度确定服务收费。
企业沟通常年顾问:主要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经常会遇到很多沟通方面的棘手问题,**训练沟通老师向企业提供平时沟通中的指导。本服务期限为一年,向企业提供一定次数一定时间的沟通指导服务。
《父母与孩子沟通》课程大纲
**讲 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
A、认识你不了解的现实
-
分析现状,重新认识跟孩子目前的关系
-
改变对孩子的看法,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
-
认识孩子成长的规律,遵循规律事半功倍
-
B、改变孩子与父母对抗的情绪
-
遵守五不原则,培养孩子友善态度的基础
-
运用四大法宝化解情绪,排除沟通的障碍
-
构建孩子愿意积极主动学习的良好环境
|
第二讲 正确处理干扰学习的情绪
-
A、做情绪的主人
-
感受情绪的改变对改变孩子产生的影响
-
分享控制自己的情绪对教育孩子的重要性
-
总结控制情绪的经验,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
B、正确处理孩子的情绪
-
学习正确处理干扰学习的情绪的四大方法
-
避免无意识中干扰孩子学习,培养专注力
-
学会帮孩子释放压力,全身心学习的习惯
|
第三讲 培养孩子合作的技巧
-
A、感受释放情绪后的神奇效果
-
分享释放孩子情绪之后孩子发生的改变
-
体验孩子在释放压力后自己的处理能力
-
总结如何更好的处理干扰孩子学习的情绪
-
B、吸引孩子合作的七个技巧
-
学习吸引孩子由衷合作的七个技巧
-
培养孩子主动合作的意识和技巧
-
演练吸引孩子合作的技巧,体验孩子的感受
|
第四讲 认识惩罚的隐患,培养自律的方法
-
A、合作带来的改变
-
分享吸引孩子合作后在生活学习上的改变
-
感受与孩子合作过程中的体验和喜悦
-
总结与孩子合作过程中的体会和触动
-
B、培养自律的六个途径
-
认识惩罚隐患,避免落入传统观念的陷阱
-
培养孩子自律,让孩子明白应该怎么做
-
学会用积极正向的方式引导与帮助孩子
|
第五讲 如何挖掘孩子的潜力
-
A、自律带来的喜悦
-
分享自律带来的惊喜,充分发挥孩子主动性
-
体会父母与孩子在互动中喜悦
-
感受父母在孩子成长中如何合理定位自己
-
B、塑造孩子崇高的形象
-
客观的认知、评价孩子在平时的实际表现
-
让孩子了解自己在父母心目中的优点和评价
-
学会正向激励和强化孩子好的行为和表现
|
第六讲 引发孩子自己改变的渴望
-
A、强化孩子努力学习的愿望
-
分享正向激励给孩子成长带来的正面影响
-
如何充分发挥父母对孩子进行的正向激励
-
让努力学习成为孩子自己内心的主动追求
-
B、正确解决孩子遇到问题的方法
-
正确解决孩子面临的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
发挥孩子的主动性来解决面临的难题
-
如何正确参与到孩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
|
第七讲 用爱的力量,通往孩子的内心世界
-
A、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
分享与孩子解决问题的过程和体会
-
认识解决问题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方面
-
享受与孩子共同解决问题的乐趣和成就感
-
B、体验爱的力量,通往孩子的内心世界
-
学习和掌握通往孩子的内心世界的途径
-
如何用无私的爱来影响孩子给孩子力量
-
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与孩子共同面对未来
|
第八讲 开展崭新的亲子关系
-
A、与孩子共同面对,做孩子成长的后盾
-
分享走进孩子内心世界的发现和感受
-
用爱搭建父母与孩子之间有效沟通的桥梁
-
让孩子知道,父母永远是成长中的后盾
-
B、与老师合作,展望充满希望的未来
-
建立与老师通话的渠道,帮老师了解孩子
-
理解老师言行,引导老师发挥正面作用
-
借助老师正面影响力一起帮孩子健康成长
|
学员感言
张开霞
**系统班课程的学习,我现在了解了口才课程的四大系统模块,从心修、声修、体修到语修,接下来**重要的还是语修的积累,要加强鬼谷子的学习,并多参加实践活动,比如电台直播、演讲沙龙活动,多争取担任主持、嘉宾分享等。
徐浩淼 (中信银行高管 参加TTT培训师培训)
非常感谢王老师的精心教导!还有在座同学的支持和给我的宝贵意见,非常感谢!经过这两星期TTT培训师培训的学习,也意识到了自己要提升的空间还非常大,当然以后还是要多到托卡来好好学习!希望老师能监督我接下来的托卡学习之行!
如果孩子犯了错,你会怎么做?气急败坏地指责他,恼羞成怒地惩罚他,还是宽宏大量地包容他?
处理这类问题,壹姐儿的朋友窦珺算是高手。虽然她也和所有的妈妈一样,会被孩子的情绪和行为激得烦躁,可是,她更清楚自己的目标在哪里。
每个人都会犯错,孩子更是在犯错中成长。但指责和惩罚,只能让孩子从错误中学会逃避和推卸责任,更不要说获得经验、得到成长了。
一句话,孩子犯了错,惩罚是**没用的。
窦珺觉得,比让孩子受到惩罚更重要的,是帮他建立犯错误时的思维模式——要想办法解决问题、弥补过失,而不是一味地自责、自我惩罚。
如果窦珺的分享,也让你所有触动,欢迎在“留言”区跟我们互动,聊聊你的故事,也欢迎你给我们来稿,并在邮件主题中注明“投稿”字样,投稿的所有文章均要求为原创**。
小U,一年级学生,在经历了写作业的兴奋期、厌恶期、对抗期之后,现在已归于平淡,写作业已经成为了她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昨晚,我们又和平时一样,饭后一起将餐桌变身为书桌,开始了全家的学习时间——小U写作业,我看书,妹妹小π画画(如果没有小朋友来找她玩的话),爸爸工作。
坐在我旁边的小U打开语文强化训练,对我说:“我之前有好多页都没有写,今天老师说要全部都补上。”
我还挺平静,没写完就补呗。
可是,补作业的小U,时不时就会翻一下看看还剩下多少。近十页作业,还是语文,进度不是很乐观。
就这样,从她的呼吸声、笔划过纸的力度,我明显感觉到她的烦躁。
我感觉自己说教的欲望很快就要被她勾起来了,之前平静的心绪,也开始躁动起来。
这就像是在平静的湖面上丢下一块石子,涟漪会很快扩散。虽然湖面也会再次归于平静,但要是连续不断地往里面扔石子,湖面还需要好长一段时间才能消化这小石子所带来的能量。
此刻,小U的烦躁、生气、沮丧正不断地向我袭来。
可是,就算此刻我很想脱口而出:“你真的不知道有这些作业吗?”“谁让你之前不写?”“今晚不写完,不许睡觉。”
但我仍然告诉自己,必须要沉得住气。
这时的我需要将孩子的情绪与我的情绪进行剥离,孩子的情绪是因为当晚作业量太大而产生的压力,而我的情绪则是由她的情绪而滋生,是对当下事态的不接纳,也是一种对责任的推托。
实际上,我的内心戏码是:“这都是你的错,如果你每天的作业都做完,那就不会出现今晚这么多的作业,那你就不会发脾气,而我也就不会有坏情绪。”
看到这里,我习惯的处理方式是,将自己的情绪先打包,这又是孩子带给我的一个“礼物”,而这份礼物需要小心翼翼并且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去探究,而当下,我要做的是陪伴孩子、支持她。
之前的作业未完成,这对小U来讲,是自己的错误。面对错误,是尽快冲破负面情绪并想出方案、付诸行动,还是自怨自艾,抑或抱怨他人、深陷于情绪而不自知,甚至失去补救的**佳时机?
没有任何时刻比当下更适合让孩子从体验中得知如何面对自己的错误了。
小U埋头继续写作业,又写完了两张,然后往后翻翻看。我知道,此刻孩子会觉得,完成作业是那么的遥遥无期。
我看她又露出沮丧的表情,就给她加油。
她说:“妈妈,你能抱抱我吗?”
这时的她,内心的力量是快要耗尽了吧!她自然会想要从对她而言重要的联结关系中获取力量。
我抱着她,她哭了起来:“我完不成了,我完不成了,我做完就会很晚,明天我肯定会迟到,妈妈,你明天帮我请假吧!”
需要解释、需要说教吗?
我对她说:“嗯,还有几页,真的不少,我会一直陪着你,放心,我会一直陪着你。”
“真的吗?就算很晚你也会一直陪着我吗?”
“会的,还有爸爸也会。”
小U又有了继续战斗的力量,开始做题。写完一半对她来讲是一个瓶颈期,在这之后,她写得越发顺利。
但我也留意到,自己有几次在她向我问问题时,都有借题发挥想要数落她的念想,只是这个念想被我及时发觉,所以只是停留在了念想层面。
小U那天晚上史无前例地写作业到晚上11点,然后洗洗爬上床秒睡。
等她睡了,我和先生继续探讨今晚的事情,也是给相互一个倾诉的机会。
因为我们彼此都在这个过程中,尽可能地压住了自己稍不注意就会喷出来的火苗,此刻若还继续压着,那不是伤己就是伤及他人了。
及时地处理我们自己的情绪也尤为重要。
我和先生分享了我的想法:我希望小U在这件事情中学会自己犯了错,能尽快将注意力转向如何弥补错误,而不是想如何惩罚自己。
这恰恰是我个人的经历。之前我曾在工作中犯了个不小的错误,我的上级经理用她丰富的经验很快解决了我的问题,并且将影响降到**低。
而我的反应却是不去吃饭,用饿肚子来惩罚自己。
回想这段经历时,我也反思,自己为何会有这样的反应?为何并不是**时间和上级经理一起处理问题,或者向上级经理学习?
后来我发现,这样的心智模式与小时候犯错后会被如何对待不无关系。
一方面,犯错了,就要受到惩罚,而同时也会有个念头,既然我已经受到了惩罚,错误就不再与我有关了。
这样的心智模式,会让每次珍贵的“犯错”偷偷溜走,错失了“吃一堑、长一智”的机会。
而我由衷地希望,我的孩子们能够真正“吃一堑、长一智”。
先生也与我分享了他的想法。他说自己当时很想提建议,让小U明天早晨早点起床完成作业,因为这正是他小时候的做法。
但后来深入探讨了这个方案后,我们也得出一个结论,晚上先睡虽然可以缓解小U当下的困倦,可是却无形中将孩子的责任转嫁到了家长身上。
第二天早晨,我们需要早起唤醒她,并且有可能要面对她没有睡好的起床气。
分享完彼此的想法,我和先生都很感慨,原来今晚我和他都经历了这么多情绪和思维的起伏,幸好我们没有被情绪带走。
或许,在面对孩子的这一程,我们还无法做到内外一致、清静无为地给予孩子支持,可我们不也正是在支持孩子完成之前遗留作业的同时,看到了我们过往所遗留下的功课?
第二天早上6:40,小U的闹表响起。她起床换好衣服,来到厨房和我说,“早上好”。
此刻的她,没有了困倦、精神奕奕,也没有了负担、 愉快。我知道,在她的心智模式中,一定又有了一个小小的、绿色的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