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会在11月3号展开,很多同学已经开始着手准备我们下半年的教师资格证考试了,那今天我们就一起跟大家分享一下综合素质的备考方法,希望能对每一位有教师梦的同学有所帮助。
首先,大家应该明确大家无论要考哪一个学段的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都是我们必考的一个科目,那么综合素质究竟考察什么内容呢?其实这部分内容每年的考察形式和分值分布比较固定,仔细分析历年考题我们完全可以做到“有规律可循”,接下来咱们**一个表格来直观分析:
从上述表格中可以清晰的看出,综合素质分为五大块内容进行考察,而且每一部分的占分比中以及出题类型也都一目了然。
职业理念部分主要包含教育观、学生观(儿童观)以及教师观三大部分内容,这里每年会涉及4道单选题和1道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三观都有涉及但是学生观部分是出题频率**高的一个案例点。
法律法规部分每年会考察8道单选题,涉及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学生的权利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常见法律。这部分内容偏多,命题点集中在大纲给出的几部法律的重点条文上。需要各位考试准确记忆和理解重要发条含义及表述。
职业道德考察的题型题量和职业理念一致,4道单选1道案例分析,内容主要包含教师职业道德和教师职业行为两部分,而案例分析题每年考点会集中于2008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六条内容。
文化素养内容非常广泛,重点不明显;考察灵活,记忆与理解相结合。这部分内容跟大家平时的积累有很大的关系,9道单选题中,有一半左右的内容应该是大家的积累可以做出来的。这部分内容不太建议大家话费大量时间来进行备考,它范围很广,难以在短时间内全部掌握,咱们教师资格有合格线,所以在一定范围内大家是可以根据自己的备考情况适当舍弃个别题目的,我们**终的目的是过分数线即可。
**后一部分基本能力占分值**多,包含阅读理解、逻辑思维、信息处理和写作四部分。阅读理解每年出1题、14分;逻辑和信息处理各2题;写作1题50分。因此这一大块是需要大家多花费些时间和经历去充分备考。
课程套餐
李爱依
科目一(中小幼通用,综合素质)
教师考试培训讲师,长期从事教师资格证培训,理解考试重点,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做题实践经验。授课思路严谨清晰、逻辑性强;课堂上能够引导学生做题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注重因材施教与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能有效地建立一个相对有效的做题方法与技巧。
教师资格证考试普通心理学10道简答题
今天是考前**后一天,考生们是怎么度过的呢?还是继续复习背书或者找个地方放松一下,优路教师资格证频道提醒大家,在考前**后一天不要给自己安排太多的复习人物,可以看一下各科错题本或者汇总知识。下面呢给大家准备了10道《普通心理学》简答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皮亚杰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
认知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 0-2岁),这一阶段婴幼儿依靠感知运动的手段来适应外部环境,其思维与动作紧密联系。
(2)前运算阶段(2-7岁),此期儿童的思维特点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很难从别人的角度看事物。
(3)具体运算阶段( 7-11岁),这一阶段的基本特点是开始进行心理运算,能在头脑中依靠动作的格式对事物的关系系统进行逆反、互反、传递等可逆运算。
(4)形式运算阶段(11岁至成人),这一阶段已经达到了成人的成熟思维,是认知发展的**高阶段,能在头脑中将形式和内容分开,能根据假设来进行逻辑推理。
2**近发展区的概念及其意义
(1)概念:儿童的认知发展有两种水平,一是独立解决问题时所具备的现有发展水平,二是在成人的帮助下或在与能力更高同伴的合作下实现问题解决时所表现出的可能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距离就是**近发展区。
(2)意义: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近发展区而达到其可能发展到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3中学生情绪和情感的发展特点
(1)情绪和情感丰富而热烈。
(2)情绪和情感易起伏波动,心境转换明显。
(3)情绪和情感的心境化和文饰现象。
(4)情绪和情感体验的深刻性和稳定性不断发展。
4中学生良好情绪的标准是什么
中学生良好情绪的标准:
(1)能正确反映一定环境的影响,善于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
(2)能对引起情绪的刺激做出适当强度的反应。
(3)具备情绪反应的转移能力。
(4)引发的情绪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表现出与其年龄一致的情绪。
5培养中学生良好情绪的方法
培养中学生良好情绪的方法:
(1)让中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学会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
(2)学会合理表达情绪。
(3)时时调整自己,养成良好的情绪习惯。
6人格的特征
人格有以下特征:
(1)人格的整体性。人具有多种心理成分和特质,如才智、情绪、愿望、价值观和习惯等,但它们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密切联系并整合为一个有机组织。
(2)人格的稳定性和可塑性。人格的稳定性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跨时间的持续性,二是跨情境一致性。人格具有稳定性并不意味着人格是一成不变的,人格也具有可塑性。
(3)人格的独特性和共同性。人与人之间的心理与行为是各不相同的,由于人格结构组合的多样性,使每个人的人格都有自己的特点。强调人格的独特性,并不排除人与人之间在心理和行为上的共同性。
(4)人格的社会性和生物性。人格是社会的人所特有的,在个体的遗传和生物基础上形成的,受个体生物特性的制约。
7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
(1)**阶段:0-1. 5岁,这一时期的人格冲突是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该阶段的目的是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
(2)第二阶段:2-3岁,这一时期的人格冲突是自主对羞怯与怀疑,该阶段的目的是培养自主感,克服羞怯与怀疑感。
(3)第三阶段:4-5岁,这一时期的人格冲突是主动对内疚,该阶段的目的是培养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4)第四阶段:6-11岁,这一时期的人格冲突是勤奋对自卑,该阶段的目的是培养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5)第五阶段:12-18岁,这一时期的人格冲突是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该阶段的目的是建立自我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
(6)第六阶段:青年晚期一成年早期,这一时期的人格冲突是亲密对孤独,该阶段的目的是发展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7)第七阶段:成年中期,这一时期的人格冲突是繁殖对停滞,该阶段的目的是获得繁殖感,避免停滞感。
(8)第八阶段:成年晚期,这一时期的人格冲突是完善对绝望,该阶段的目的是获得完善感,避免绝望与沮丧。
8中学生良好人格的标准有哪些
中学生良好人格的标准包括六个方面:
(1)健康正确的自我意识。
(2)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
(3)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4)和谐的人际关系。
(5)乐观的生活态度。
(6)健康的审美情趣。
9塑造中学生良好人格的措施
塑造中学生良好人格可以采用以下策略:
(1)加强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基础上的理想教育。
(2)不断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3)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
(4)优化育人环境。
(5)建立健全人格健康发展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10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1)过渡性。青春期是童年向成年过渡的时期,其过渡性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生理上的过渡,二是认知上的过渡,三是社会地位的过渡。
(2)闭锁性与开放性。闭锁性是指中学生的内心世界日趋复杂,不轻易将自己的内心活动表露出来。这种闭锁性是面向一定对象的,即他们对父母、教师等成人闭锁。但他们对同龄伙伴是很开放的,愿意向对方敞开心扉并表露自己的真实情感。
(3)社会性。随着社会交往范围的扩大,中学生在认识方面不再局限于自己或周围生活中的具体事物,而是以极大的兴趣观察、思考和判断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现象与问题。
(4)动荡性。中学生面临着独立需要与社会地位以及心理成熟之间的矛盾,表现出各种青春期的动荡性,如思想敏感、偏激,敢于行动,情绪不稳定,容易激动、不安。
|
加入QQ交流群,获赠教资笔试视频教程及资料! |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