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英语如何拿到85分
首先,我觉得在心态上要保持一种既为能力,又为考试的态度。能力,就是以提高能力应对考试为主,考试则侧重于技巧训练和经验积累。
我怎么复习的?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实力所在。例如,50到60的考生一般有一定的英语基础,但英语思维能力和做题技巧仍欠缺,需要进一步提高词汇量和培养英语思维能力,最后再辅助以做题技巧,上升空间比较大。
而低于这个分数断的考生,基础培养需要更多的功夫,可能还需要背词汇,剖析句子语法,每天积累一定的阅读量,而高于这个阶层的考生就一般具有自我学习能力,在英语思维和技巧上稍加功夫就可以了。
到我了,很早前拿到一本英语真题,把2005年之前的大概做了下,实在美得不行,觉得英语不像师哥师姐说得难(其实07之后才要命)。以北京区为例,完型,翻译和作文都是丢分点,我是冲着80+复习的,所以,前期我主要集中训练这几块。
特别是翻译,我觉得对于理解词汇和加强语法,都特别有帮助,嫌材料不够,还可以把阅读都翻了,然后再对照参考翻译。
在这里我想说明的就是,不要盲目跟经验贴,要对自己又一定的分析,然后制定适合自己的计划,例如,我就没有把重心放在大家都注意的阅读上,因为边际收益低,而且翻译收获高。
下面逐项分析
1、词汇
词汇的重要性前面有说了。我在考研开始前,背了大概一些吧,觉得都会了,就不背了。也不是说没用,有时候,有些词汇挂嘴边,但记不起来,就说明对大脑刺激不够。但我个人觉得,这种情况,还不如通过阅读做题,刷生词。
例如,我有段时间是一天最起码一篇阅读,然后积累下全部不会和重点的词汇。这样的好处,前面也说了。词汇书背词汇,弊端很多,可能造成混乱和不利于英语思维培养,因为同义词之间缺少比较,也一般没有英文解释。
老师出题也是有一定词汇侧重点,把这些真题还有阅读搞定了,词汇杠杠的。但一定要理解到位,不然多得是看懂,做不对的人,老师可能就是针对学生的中文思维出题的。
而那些还要从Abandon背单词的人,其实,该怎么说好呢,有梦想不错,但要衡量时间的投入产出吧,毕竟线在摆着,当然觉得有潜力,大家一起奔跑。
2、语法
个人觉得语法也没有太多可复习的。一个关键就是抓住主句的谓语,什么句子都差不多了,然后细节方面就是找好修饰关系,例如常用的分词和with做定语啥的,不用知道语法名称,看得懂就是了。这些可以做阅读时候自己翻译下难句,然后对照参考答案,看自己理解哪里出偏差了。
3、阅读
阅读一般都会穿插着考词汇的理解,要么同义词替换,要么就是制造理解偏差,而开始2个选项都是可以对应原文某句或某段找答案。正是前面的思维定势,坑了好多人。我觉得考研阅读好几个题是要通篇把握的。
我一般拿到卷子,首先是给每一篇文章标号,然后看一遍,大概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一般是逻辑结构。例如,总分,还是欲扬先抑。为什么注重这个,因为往往有些选项要根据全篇的意思去排除的,特别是对于作者的观点。
看文章时,我会习惯性标出人名,地名和重要刊物,这些除了会帮助你理清ABC的观点外,还在做题时,减少找对应点的时间。做题,每个选项没找到对应点,特别模凌两可时,是最危险的。
4、翻译
翻译可能是我最得瑟的吧。翻译的尺度把握,我也是花了很长时间。翻译最牛的境界,严复说过了,信达雅。还有个就是意译和直译的矛盾。
对应严复老先生的话,信就是我们找采分点,比如关键词汇和词组,这个我相信做题做多了,大家会有体会,这部分必须不要做太多不必要的转述,例如articulate就是"清楚地表达",转变地简洁点就是"阐述"。达就是能准确说出句子的意思,不出现大的理解偏差,例如把修饰语放错了。雅可能就是更中国话一点。
我一般是看一遍,大概知道句子的意思(是转换成了中文的意思),然后想想我们日常表达,是如何习惯地表述这个意思的,最后根据采分点,粗略地翻译,然后再通过词语替换,减少口语表述和契合文章风格。
别的一些技巧,例如名词动词互相转换,句子前后顺序调整,回帖细聊。翻译最高的境界,我觉得是直译和意译做到胆大心细,敢于根据意思进行调整,又注重采分点的把握。
5、作文
第一篇,好好熟悉那些不同的题材。根据不同题材,调整语言的风格,做到地道。我也不是作文高手,因为如果没算错,我作文和翻译应该是27~30左右。例如,书信啥时候用sincerely,啥时候就yours更贴切。
第二篇的开头习惯是先评论这个现象,这样显得自然点,让老师觉得你有用心。但我觉得作文就看个人习惯,也没说我的一定好,只是要找到自己的风格,并且多训练,多和同学讨论,看自己哪里容易出问题。
不要时态语态,或者好不容易搞了个从句,把逻辑主语写从句里,而用代词在主句,这种小细节,但很致命的错误,都会影响拿分。
每年因考研英语单项未过线而折戟考研战场的考生比比皆是。而英语是一门需要长期积累和经验的学科,因此我们只有日积月累的踏实复习,才能成为最后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