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6年04月20日
高级会计师网校频道提供:本篇为高会考试《高级会计实务》第六章“企业成本管理”第三节重点精讲:目标成本法,本节内容主要介绍目标成本法概述。
【“目标成本法概述”相关知识点】
1.目标成本法的产生
2.目标成本法的内涵
3.目标成本法与标准成本法的区别
4.目标成本管理的核心程序与实施原则
【重点精讲】:目标成本法概述
(一)目标成本法的产生
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是目标成本管理产生的主要驱动因素。
在卖方市场中,企业产品定价大体采用“成本加成定价”产品销售定价取决于生产成本和产品成本加成率两个因素。
在买方市场环境中,“顾客”的市场主导性被突显出现。企业只有生产出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才能取得预期的收益。
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是目标成本管理产生的主要驱动因素。“顾客”在市场中处于主导地位。
买方市场结构中产品的市场定价权并不为企业所拥有,而在很大程度上由顾客、竞争对手来定价。
企业是市场价格的“被动接受者”。
在竞争性定价策略下,企业要保持其必要利润,其唯一合理的途径是控制成本。
(二)目标成本法的内涵
目标成本是基于某一特定产品的销售价格,在考虑必要利润因素后倒推出的产品预期成本。
目标成本法是确定目标成本以及围绕目标成本落实而展开一系列成本控制活动的总称。
目标成本管理从产品开发的最初阶段开始。贯穿产品生命周期始终,并将整个价值链纳入其中。
(三)目标成本法与标准成本法的区别
在目标成本法中,在产品设计之前事先确定“目标成本”,且所确定的目标成本要“嵌人”到产品设计、工程及工艺规划等流程之中,成为产品设计、工程优化等环节的约束条件。
标准成本法在管理流程上有两大特点:一是在开始设计之前,产品设计人员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必须达到的成本目标,更没有对一个产品包含的各个零部件确定其各自的成本目标;二是标准成本一旦确定,可能每年或每两三年要作一次定期修订。
(四)目标成本管理的核心程序与实施原则
1.目标成本管理的核心程序
目标成本管理核心程序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1)在市场调查、产品特性分析的基础上,确定目标成本。
(2)组建跨职能团队并运用价值工程法(或价值分析法)等,将目标成本嵌入产品设计、工程、外购材料等的过程控制之中,以使产品设计等符合目标成本要求。
(3)将设计完的产品投入生产制造环节,并通过制造环节的“持续改善策略”,进一步降低产品制造成本。
2.目标成本管理的实施原则
企业实施目标成本管理时大体遵循以下六项基本原则:
(1)价格引导的成本管理。
(2)关注顾客。
(3)关注产品与流程设计。
(4)跨职能合作。
(5)生命周期成本削减。
(6)价值链参与。
阅读推荐:高级会计师培训
上一篇: 高级会计师备考:企业并购后的整合
下一篇: 《高级会计实务》第七章重点精讲:企业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