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的长句怎么破解?老邪今日选择这个突破口。
招是老的,依然叫做“抓主干”;然而式却是新的,就凭肉眼抓主干——不凭感觉,无须意义。
主干者,贼之王也。贼首之擒获,须有一些手段。此手段非天外来物,谓语动词与非谓语动词也。
这是一对耳熟能详的概念。对于学英语的人来说,其知名度当不亚于梁山泊与祝英台。旧事重提,必然是旧瓶新酒才有意义。先问几个问题,看诸君觉得对于梁祝是否已得其真谛。
先是一个抽象的问题:好好的动词,为什么非要分为两类?汉语不分,还不是好好的?
再来一个具体的:如何区分这两类?如下面哪些分别属于哪一类?
Doing, Having done, being done, to have done, is being done, broken, learned
对这两个问题如不甚了然,才有看下去的必要。
顾名思义看两分
动词的这个两分法,具有无比重要的意义。而这个重大无比的意义,并非隐藏在宇宙中的某个角落,只在这两类词的名称本身而已!睁大我们的法眼,再来看看谓语动词和非谓语动词。
两者究竟有什么分别?单从名字上看,不会比看出梁祝的根本区别更难(我指的是一男一女)。梁祝还有女扮男装混水摸鱼的情形,这里却再明确不过了。
(1)谓语动词作谓语
(2)非谓语动词不作谓语
其实,加上英语中另一条公理,我们可看出其中的深意。
(3)英语的谓语必然是动词。
可以推出:
(4)英语的谓语必然是谓语动词。
反过来说,
(5)非谓语不能作谓语。
我们来看看象(5)这么一句顾名思义的话是怎样被隐藏,从而使问题变得复杂起来的。而把它揪出来站在众人面前又有多么重大的意义。
此前我们听人讲“非谓语动词”,是不是这个样子:
第一, 现在分词,可以作主语、宾语、表语、定语、状语、补语……(每条下必然有或多或少的例句);
第二, 过去分词,可以作表语、定语、状语、补语……(每项下也必然少不了一堆例句);
第三, 现在分词,可以作主语、宾语、表语、定语、状语、补语……(不用说了,例句)。
这样看起来这三类词被讲得很充实,但其实讲得很糊涂。作为一个正常人不太可能记得每一类非谓动词分别作什么成分(你真的记住了吗?)。更要命的是,“非谓语动词”的本质,在这一大堆讲解中被迷失了(你那时弄明白过“非谓语动词”吗?)。
既然非谓语动词的本质就在于不作谓语,也就是说大致其唯一禁区就是“谓语”。除此之外,走遍天下都不怕。所有的主语宾语补语状语定语之属,一言以蔽之,就是“除了谓语”。
当然我们可以看出,过去分词跟另两类不太一样。似乎少了些什么,其实也就一句话:不具有名词性。因此,我们将非谓语动词的句法功能概括为两句话。第一句其实就是对第五句的发挥。
(6)非谓语动词不能作谓语,除此之外,可作任何句子成分。
(7)过去分词不具有名词性,因为不能作(只有名词才能充当的成分)主语和宾语。
初步应用
阅读中主干结构的寻找。
还要引出另外一条公理。估计大多数都知道,如果不知道,就在此处知道即可,勿须争论。
(8)英语句子(含从句)必有且只有一个谓语(当然除了并列)。
此句加上另一条(4)英语的谓语必然是谓语动词
可以得出
(9)英语句子必有且只有一个谓语动词
因此,对于英文阅读中的长句而言,我们熟知的不二法门“找主干”就有了一个鲜明的标尺。其它的不管,这个谓语动词总是要找到而且能找到的,因为有且只有一个!
写作中句子完整性的保证
一个正常的句子,必须有且只有一个谓语动词。没有,句子不完整;多了,是画蛇添足。不妨对照此点检视自己的文章,一定会有所斩获。这是英汉语的差异造成的,如果不有意识地加以纠正,终究是养虎为患。
a. 英语不难
b. English is not difficult.
不难看出,英汉的差异表现在英语多出了一个 “is”. 也非常明显,这个词在这里是没有意思的,准确的说是没有词汇意义的。没有词汇意义那为什么放在这里?是为了第(9)句的公理。既然大家都有动词,找起来就有目标。汉语没有这个标准,什么都可以作谓语,所以从词本身是看不出是不是谓语的。
你发如雪凄美了离别我焚香感动了谁
In helpless beauty your snowy hair dipped your parting
And to whom can my pray be touching?
这是老邪译的周杰伦新歌《发如雪》的两句。不妨考察一下看:汉语好不好找主谓?即使字你全都认识!而英文的主谓,又是多么容易定位!即使你根本认识不了几个词!(至于译法问题的争鸣,可以另行探讨。)
透过“形合”看两分
这个非谓语动词的话题还没有完。上文已讲到,主干之定位,在于谓语,谓语之特点,在于是谓语动词。我们再从“形合”的角度来看这两个东西,才会真正揭示其全部的深意。(对“形合”没概念的同志,请参看本连载第一回“笑说‘形合’”)
英语区别这两个东西,不是说说想想而已,而是要做到“可视性”,即谓语与非谓语,仅凭肉眼就可看将出来,而不需要火眼金睛,更不需要明白意思。
这样我们再来考察谓语动词的三种形式。
现在分词:-ing
过去分词:-ed
不定式:to do
看一个动词要区别其是否谓语,仅从外观就可得出?两类分词是在原动词之后加上一个长长的尾巴,而不定式是在前面戴上一顶帽子,真是招摇过市!西方人之直白,一至如斯!你不会反对我得出下面的结论:
(10)谓语动词与非谓语动词从形式上进行了区别,仅凭肉眼可以辨别。
我们再把另一句拉过来看看(9)英语句子必有且只有一个谓语动词
可不可以说
(11)英文句子的谓语动词只凭肉眼就可找出。
英文的长句不是找主干吗?找主干不是以谓语动词为标杆吗?而谓语动词这个标杆竟然用肉眼就可看出来,不需要知道意思,不需要火眼金睛!
确实如此。理论上是如此,实践上也是如此。唯一可能需要交代一下的是,究竟谓语动词与非谓语动词有哪些形式。这件事情的重要性相信就不须多说了。
回到起初提到的问题:区别下列词是否为谓语动词。借此理清楚一下里面一些比较细节的问题。
Doing, Having done, being done, to have done, is being done, broken, learned
首先,doing是非谓语,当无疑义。由此得出的是
(12)单个的动词时,doing, done, to do当然是非谓语。
然后,having done, being done, to do这两个也是非谓语,而is being done是谓语动词。由此得出的是
(13)复合型的动词,或者动词的复合形式,也就是因为时体等的变化而弄成几个词的情形,以第一个词的形式为准,按(12)办理。Is being done中,第一个词是is, 不是三种非谓语动词的形式,连带效应,整词必谓语也。
最后,broken是非谓语动词,learned则不一定,可谓可非谓。由此要得出的是
(14)过去式与过去分词不同的(break过去式broke, 过去分词broken,过去分词肯定是非谓语;两者形式一致的(learn的过去式与过去分词形式同,皆为learned),-ed形式不能下结论(具体如何分别,是有办法的,暂且卖个关子)。
我们经常要做的事情是找主干,因而要找谓语动词,这里说半天非谓语动词如何判断,有何意思呢?稍微一想就知道:我们要找的正常人,你却说一些异端的特征干什么呢?异端特征鲜明,目标明确。把它们排除掉,不就是正常人吗?所以我们找谓语动词,可以用排除非谓语动词的办法。
(15)一个动词,如果不是非谓语动词的形式之一,则为谓语。
如果非要从谓语动词本身来发掘特点,也是有的。我们且从正面来说一回。(提示:仅供参考,逻辑比较混乱的同志,就用(15)那一招可也,怕下面的一说,反倒乱了)
(16) 能说出时态的,必是谓语动词。
注意此处时态准确地说是“时”,也就是能说出过去现在将来。特别要说明的是doing并不是现在时,is/was/will be doing, 才由is表明是现在,was表明是过去,will表明是将来。
(17) 情态动词加原形,必是谓语动词
此论无例外。
(18) 原形动词,必是谓语动词(除特殊动宾补的情形)
所谓特殊的动宾补,例如make sb do, 这个do通常被称为“不带 ‘to’的不定式”。为何不叫原形而说得这么别扭,就是因为此处不是谓语,非要说成非谓语动词的某一类,才符合我们的体系。这个且不论,反正这种特殊情形心中有数就行。
总而言之
英语将动词分成两类,不是无事生非,是为了使句子结构更大统一,更加容易把握。
谓语动词与非谓语动词从形式上区别开来,使得找到谓语仅需凭视力的判断。
非谓语动词虽然也有多样性,但其形式极其突出,故可用排除“非谓”来确定“谓语”。
谓语动词本身也有特点可以参照,使判断更加快捷。
阅读中当用此招,迅速找到句子主干,不管有无生词。 写作中当明此理,见动词则小心其形式,谓语非谓,形式上泾渭分明。
练习:凡胎肉眼识谓语
下面我们把这些招全部使上,看看下面这些变态的句子,把它们的谓语动词尽数找出。现在不要把词是否认识拿来做挡箭牌了。谁叫英文是“形合”呢!
Descriptive linguists cannot explain how a sentence is transformed ——or, in other words, indicate such relationships as that between active and passive voice.
Cannot explain为谓语动词,以情态动词始也,或非三种非谓形式也。
Is transformed为谓语动词, 现在时也,或非三种非谓语形式也。
Indicate为谓语动词,原形动词也,或非三种非谓语形式也。
又:为何三个谓语动词?不是说一个句子必有且只有一个谓语动词吗?
特别提示:
(19) 此处所谓“句子”包括从句,即一个从句亦必有且只有一个谓语动词,如此句how引导的一个名词从句;
(20) 二是谓语动词可以并列或以其它连词连接,如上句最后一个谓语动词indicate与第一个的explain以or并列之。
参考译文 描写语言学家无法解释句子是如何转换的--换句话说,也无法阐明像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之间的这种关系。
There was little chance to discuss the problems with the teachers concerned or do more than glance at the books being used.
Was?过去式,故谓语。
To discuss?三种形式之一,故非谓语。
Concerned?不确定,可能过去式亦可能过去分词(容后讨论,我会记得的)
Do?原形,谓语动词。
Glance?原形,谓语动词(与前用more than连接)
Being used?第一个词为-ing形,故非谓语。
译文 没什么机会与有关老师讨论问题,对正在使用的书也只不过匆匆看了一下。
长句的破解,是抓主干,但主干抓了,并非就竟了全功。还有枝叶又当如何?这都是下几回的事情了。此番说话,抓的还是主干的主干,也就是其中的谓语动词。而主干尚有其余部分焉。但纲举目张,其余部分也是着落在动词上。如何搞定?且听……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