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6年07月11日
在当下,研究生就业是一大难题。而在考研的热潮中,英语专业考研人数颇多,更增大了就业的难度和竞争力度。针对这个问题,新东方在线小编下面和大家一起来分析一下英语专业研究生目前的就业现状以及产生的原因,进而给大家提几点解决策略,帮助英语专业研究生更好的就业。
一、 英语专业研究生就业现状
从近几年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就业的整体情况来看,就业呈现如下趋势:
(1) 就业率逐渐降低
“根据北京大学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劳动力市场课题组于2003年6月、2005年6月和2007年6月对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问卷调查结果显示,2003年硕士研究生的工作落实率为90.4%,2005年为84.1%,2007年则降至82.8%”(魏井福等, )。英语专业研究生的具体情况目前未见统计,但从笔者了解到的多个高校英语专业硕士毕业生的就业境况来看,就业率均逐年下降。
(2)就业质量逐步下降
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就业质量不容乐观,其就业优势正在逐渐丧失。几年前,英语专业研究生主要进入高校、科研机构、国有企业。伴随近几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社会平均供需比率逐年下降,就业质量在逐步下滑。根据某外语院校硕士研究生就业性质统计数据显示,近几年毕业硕士研究生进入机关事业单位、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国有企业等单位工作的人数明显减少。无奈之际,很多毕业生选择了高校辅导员或行政人员、中小学教师、外企、外语培训机构等。
二、英语专业研究生就业现状成因
针对出现的英语硕士生就业率不断降低的趋势,社会、教育机构以及硕士研究生都应该对此有清醒的认识。硕士研究生就业难的原因不是单方面造成的,而是各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可分为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
(1)客观原因
首先,市场供需不平衡是导致研究生就业难的直接原因。就目前的研究生就业情况而言,所培养的研究生数量与人才市场所能消化吸收的数量这二者之间的矛盾是相当大的,切合度是较低的。2006年,招生规模迅速升至40万人,2007年达42.4万人,2008年招生规模为44.9万人,而2009年则在近47万人的招生计划基础上,又增招5万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英语专业在扩招这个大潮流中也扮演了弄潮儿的角色。然而,在就业市场上,由于社会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还在调整,结构性人才需求逐步趋向合理,企业选择人才也更加理性,研究生的就业岗位出现了相对地降低。此消彼长,研究生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研究生就业优势逐渐消失,导致研究生就业难。
其次,培养单位的专业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相脱节。在2009年之前,全国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几乎都是学术型的,除了有几所外语院校开设了高级口译专业外,很少有高校开设英语方面的专业学位教育,如翻译硕士、英语教育硕士。英语专业学术型人才主要是为高校和科研机构提供具有扎实学术基础的研究型人才,而目前我国高校和科研机构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基本饱和,为进高校,庞大的英语研究生队伍只能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再次,针对英语专业研究生的相关就业指导薄弱。本世纪之前,我国研究生都是精英人才,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然而至1999年扩招,渐渐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研究生就业出现问题,高校还没来得及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并且,很多非外语类院校虽招收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但都把它视为学校边缘学科,更不用说对英语专业研究生全面提供及时有效的就业信息,帮助其分析就业形势,使其掌握择业技巧。
(2)主观方面
首先,研究生自身定位不准确,高不成,低不就。受传统思想的影响,部分英语专业毕业研究生在就业过程中,表现为对自身和社会认识不够,评价不准,就业期望值过高,比如有的英语毕业生把目标锁定在高校,而且非公办不去。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毕业研究生择业面很窄,直接后果是增加了其求职的难度和失败率。
其次,研究生专业素质薄弱,用人单位失望。近年来,英语专业研究生大量扩招,但导师数量没有相应增加,且导师自身科研任务繁重,根本无暇指导学生,表现出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同时,部分研究生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存在混文凭的思想,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有的学生只注重理论,英语基本功非但没有进步,反而较本科毕业时有所下降,导致理论和实践都不强,不伦不类。这样一来,英语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明显下降。
热门推荐:
上一篇: 考研英语阅读参考书TOP4
下一篇: 英语专业研究生如何找准就业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