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6年03月24日
英语高考卷中语篇理解和快速阅读共计35分,所占比重居各题型之首,是 “重中之重”。由于学生之前在听力、语法、词汇、完型填空等各部分已花费了大约45分钟的时间,在阅读理解的答题过程中(5个语篇合理的时间分配应控制在 40分钟以内),就会出现耐力“临界点”, 感觉注意力、理解力甚至心理都会受到影响。为此, 在考前的冲刺阶段,复习阅读理解部分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保持每天的阅读量,适当实战模拟
考前,考生由于心理焦虑,感觉整套的综合试卷做不进。建议广大考生不妨找一些适合自身水平、感兴趣的阅读材料,或者找出前一段时间做过的练习中的阅读部分,在阅读中连带复习词汇手册中要求的词汇和基本结构;在“静心”阅读中培养自信心,养成好的心态。这样,每天“跑一跑” (大约30分钟左右),保证一定的阅读量,有助于保持前一段时间通过大量练习培养出的阅读耐力、理解速度和理解能力。
2。分清语篇理解的试题类型,采用不同的解题技巧
语篇理解的基本解题步骤是预览题目,记住考察要点;浏览材料及复读阅读材料,寻找与问题有关的细节或内容。最后解答问题,确定答案。但根据不同的试题类型,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策略。语篇理解的常见题型有四大类:
(1) 事实细节题:此类型要求考生根据文章所提供的直接信息选择正确答案,一般可以直接从文章中找到明确的答案。从近几年的事实细节题来看,往往分布在语篇的A 篇和B篇。题目设置顺序一般与全文行文顺序一致,但题目信息与原文信息表达方法不一致。因此考生要带着问题在阅读中寻找答案, 迅速寻找支撑选项的原文。
(2) 主旨大意题:此类型的常见设问方式有:The main idea of this passage is…, The passage is mainly about…, The best title for this passage is …, From the passage we can learn/conclude that…, The last paragraph is chiefly concerned with…, Which of the following best states the theme of the passage? 该题型要求考生在理解全文后归纳文章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常见考察形式有归纳主题、论点和选定语篇篇名。主旨大意题的文章行文跳跃,次序变化,考生需要分析文章的篇章结构,抓住文章开头的主题句或文章最后的结论,从而找出能概括文章主旨的题目和中心思想。
(3) 推理判断:此类型的常见设问方式有:It can be inferred/concluded from the passage that…, The passage implies that…, The writer suggests that…, What's the author's attitude toward…?此题型要求学生根据全文所提供的事实及自己的一些常识,进行合理的逻辑推测。推理判断往往与事实细节结合出题,较多集中在语篇的C篇和D 篇,一般为学生失分较多的题目。学生选择错误的原因,是误解了“推断”的含义,往往选择文章中明示的细节或者选项的内容毫无根据。为了做到推理正确,判断乎情理,即一定要以材料提供的事实为依据,在辨认、理解、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再作合理的决定。这个过程实际上是对已知的事实作出联想或对未知作出合理的猜测,将文章中的明示细节与没有表达的概念联系在一起,是对超出已知事实的理解。
(4) 猜测词意:此题型要求考生通过阅读上下文,根据已知的信息或常识来推测尚不熟悉的词或词组的含义。首先,考生可以根据构词法(词根、前后缀等)对单词的词性和词意形成预判;然后,通过释义关系、同义或反义关系、上下文提供的信息、定语从句或同位语从句或句子结构、代词所指代的内容、关联词来猜测词意。在四个选项中寻找能够同义替换的正确选项。
(5)快速阅读要求学生为每个段落寻找匹配的标题,考察学生寻找段落主题句和归纳段落主题的能力。略读是概括和归纳段落中心思想的手段。即顺行快速向前移动眼睛,不要停顿或回视。把注意力放在段首和段末的关键词(一般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等)。
通过已知的信息概括出段落的中心思想,并加以提炼,拟定出段落的标题,从而迅速准确地选择标题。
无论哪种题型,考生都要带着问题通读阅读材料,把主要精力放在寻找需要的内容,细读要查找的内容,把握快慢节奏和理解速度。
3。多听多看多想, 丰富背景知识资料库,为语言处理增加底气。
高考英语试卷中阅读理解部分的语篇均选自英美原版读物,内容丰富,涉及天文史地、社会民俗、政治经济、科普文教等方面;题材也较为广泛,从记叙文、描述文到说明文和议论文。阅读理解实质是一个人的背景文化知识和语言处理策略(词义、句法、上下文等语言知识和阅读技巧)相互作用的过程。广大考生一方面要培养用外语摄取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多听多看多想,丰富已知的知识结构,最终形成一个“成长型阅读循环”,即因为读得更快而读得更多,进而理解得更好,以阅读为享受。
文章来源:
上一篇: 历年高考数学易错知识点汇总大全
下一篇: 怎样做高考数学选择题更辅导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