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再现知识 串点成网
这个阶段是
高考备考的“黄金时期”,如果能巩固已经掌握的知识,再配合适量有效的练习,考试成绩会有明显提升。建议考生可以从如下三方面入手准备。
首先是要借助考纲,梳理知识。在第一轮中,考生对基础知识已经进行了系统、深入的
复习,现在可以充分利用考纲,针对每个考点尝试再现相关的知识内容,以确认自己是否已经掌握。在此过程中,考生要注意知识点的层次性和知识点间的联系。如果有想不起来的内容,那就证明存在知识漏洞或未纳入知识结构的内容,要重点
复习,查缺补漏。
其次是要利用练习,解决弱点。考生要重视平时的每次练习,在练习中发现自己知识掌握的漏洞,尤其不能放过思维不连贯的题目。认真改正后,考生可以“借题发挥”,将相关的知识串联,有效延长思维的长度,力争从问题出发,将知识点穿成线、线构成面,真正织成一张知识网。同时,考生要注意积累试题提供的背景知识,弥补平时生活经验的不足,拓展思维的宽度。
最后要做的是,基于区域,提升
能力。高考试题中,地理知识都借助一定尺度的区域进行考查,这也是考生感觉困难的地方,因为在区域内地带性因素和非地带性因素发生叠加,要经过综合、全面的考虑才能完成题目。考生可充分利用练习中出现的区域,也可自主搜索某一区域,在区域背景中运用掌握的原理、规律,分析区域的自然环境,推断区域中人类活动特点,在这个过程中思维的连贯性、思考的综合性都会有明显提升。
历史:瞻前顾后 左顾右盼
针对历史科目的备考给考生三条建议。
首先是构建中外融合的知识体系。历史考试强调对历史知识的整体和综合把握。整体和综合把握的要点是:瞻前顾后、左顾右盼、东拉西扯。瞻前顾后,即弄清历史事物与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左顾右盼,即打通
政治、经济和文化之间的联系。东拉西扯,即发现中国史事和世界史事的关系。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古代朝代更迭、六大古都、大运河、长城、丝绸之路、经济重心南移、欧洲中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等内容虽然在教科书中所占分量很少,但若从学科知识体系角度来讲,都是很重要的知识点。
其次是训练近年高考的题型。近年高考出现了一些经典题型,如史论结合、阶段划分、材料解读、主题论述。这些题型,或多或少会在试题中呈现。考生不妨将高考往年试题按题型整理,集中精力做专题训练,并从答案反推题干的要求,进而探寻规律,把握
方法。
最后是要对模考持合理的
心理预期。模考虽然非常重要,但毕竟只是通往高考的一环。考生要有长远的规划,合理制定出模考时要完成的阶段目标;重视“一模”,但不能视模考为唯一。胜不骄,败不馁,无论结果如何,模考之后都要轻装上阵。
政治:“说”出教材 领悟试题
高三政治学科复习要找对路子,否则可能会事倍功半。建议考生可以用两个办法进行自我测试。一个是把6本教材扔到一边,看看自己能否有逻辑、熟练地说出教材主干内容。如果答案是否定的,考生就要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知识的掌握上,而不是大量做模拟题。掌握知识时,考生要能脱开教材,把知识说出来。如果说不出,就不要轻信自己考试时能写出来。有的考生习惯考前突击,这难以应付逻辑要求强、考查学科思想的试题,而且经常是“狗熊掰棒子”,背了这本书,又丢了那本。
再一个是看自己能否说出高考卷
文综政治试题的导向以及典型试题。如果不能,考生就要仔细揣摩高考《考试说明》中的参考样题和往年北京高考试题,而不是贪做新题。高考政治学科对于“学以致用”、“具体分析材料”、“水平分”等问题,有不同于其他地区高考的特殊性,只有反复研读高考试题,才能品出味道。此外,相似的题要分组练习,找规律;做过的题还要反复做,逐渐领悟试题背后要求的技能、方法、思想等。
打牢基础后,考生可以进一步研究类似于“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类的热点问题,把握好今年复习的方向。
文章来源:
高考补习
高中网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