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6年05月20日
选择题具有构思新颖、灵活巧妙、知识容量大、覆盖面广,考试的客观性强,评分容易、准确等优点;不但能考查考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能考查学生的思维敏捷性,是化学高考中广泛采用的一种题型。选择题命题的要求一般是了解、理解层次,虽然难度不大,但涉及面广、分值高,约占总分的50%,因此掌握选择题的解法,快速、准确地解答好选择题是夺取化学高分的关键之一。
1. 认真审题,把握要点
审题是“审”而不是“看”,审题目的过程中要注意分析题目中概念的层次,要特别注意试题中一些关键性的字、词,要边阅读边思索。一要细心审清题目过程的要求:如“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由强到弱排列的是”、“最大的是”、“一定”、“可能”等。二要准确审清题目的条件:如“所有主族元素”、 “标准状况下”、“温度不变”、“室温时”、“无色”、“酸性溶液”等。三要留心题目的“陷阱”,对常见的一些陷阱要千万警惕:如考查气体时经常是非标准状况如常温常压下,< > < > 、25℃时等;考查气体摩尔体积时,常用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的物质来迷惑考生,如H2O、SO3、己烷、CHCl3等;考查电解质溶液中微粒数目或浓度时常涉及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水解方面的陷阱。
例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磷酸的摩尔质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NA)个磷酸分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相等
B. 常温常压下,0.5NA个CO分子所占体积是11.2L
C. 1mol
2. 注重对高考热点、重点知识的理解
常见的热点、重点知识很多,如何伏加德罗常数;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化学键、晶体类型及性质;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判断离子方程式的正误,离子共存;溶液浓度、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及计算;电化学知识;计算化学反应速率,等效平衡,化学平衡移动及平衡图像等。
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利用自己掌握的概念、原理和热点、重点知识,通过仔细的分析、比较,周密的思考和全面的判断,使知识整合,滴水不漏,从而做出正确解答。
3. 掌握一些常见的解题方法
解选择题,不但要掌握常规思路,而且要能在短时间内产生超常的思路。要能针对试题特征,寻找隐含信息,敢于从多角度多层次寻求答案。要善于运用化学的学科思想抓住变化过程的某个方面,分析清楚,就能形成解题思路,找到解法。守恒原理(如氧化还原中的“电子得失守恒”、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变化过程中的“某元素守恒”、还有质量守恒、体积守恒等等)、差量原理、平均值原理、整体思维、十字交叉法、等效原理、极限思维等,往往是“巧思妙解”的基础。
(1)直接求解,准确无误
例2. 已知自然界氧的同位素是
A. 6种 B. 9种 C. 12种 D. 18种
解析:从水的分子组成(H2O)来看,3种氧原子分别与3种氢原子可构成9种水分子,此外,3种氢原子混合与3种氧原子又可构成9种水分子,因此自然界中的水一共有18种。即:
(2)排除筛选,步步为营
排除法又称筛选法或淘汰法。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要求,将选项中不合题意的答案,逐个排除,加以淘汰,剩下来的就是正确答案。
例3. 水的状态除了气、液和固态外,还有玻璃态,它是由液态水急速冷却到165K时形成的,玻璃态的水无固定形状,不存在晶体结构,且密度与普通液态水的密度相同,有关玻璃态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体积缩小
B. 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体积膨胀
C. 玻璃态是水的一种特殊状态
D. 玻璃态水是分子晶体
解析:本题是一个信息给予题,读懂信息是解题的关键。由题给信息知,玻璃态水的“密度与普通液态水的密度相同”,表明水由液态变玻璃态其体积不变;此外,“玻璃态水无固定形状,不存在晶体结构”,因而答案A、B、D错误。
(3)广开思路,左右逢源
例4. 用足量的CO还原32.0g某种氧化物,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得到60g沉淀,则该氧化物是( )
A. FeO B. Fe2O3 C. CuO D. Cu2O
解析:思路一:设氧化物为MOx,然后找关系式
思路二:根据氧化物与二氧化碳的质量比来求解。
根据题意,可知
A.
B.
C.
D.
思路三:根据氧化物中氧的质量分数来求。
根据题意,可知
(4)打破常规,快速作答
例5.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CO、H2、O2共16.5g,用电火花点燃,使其完全燃烧,再将燃烧后的气体用
A. 36% B. 54.5% C. 40% D. 33.3%
解析:本题如能求出CO、H2的质量,则O2的质量分数便可得出。本题按照常规解题思路是:
第一步写出有关反应的方程式:
第二步设出CO和H2的质量,并由方程式①和②分别计算出CO2和H2O的质量。
第三步由CO2和H2O的质量,根据方程式③和④分别计算出各自的增量,将二者相加为7.5g,由此计算出CO和H2的质量为7.5g。
第四步求O2的质量分数:
故答案选B。
若换一种思路,则情况大为不同:
将上述思路中的①③方程式,②④方程式分别加和得:
由此很快就得出结论:Na2O2的增重就是CO和H2的混合气体的质量,便可求得答案为B。
(5)利用守恒,简化计算
例6. 在由NaCl、KCl、Na2CO3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5.5%,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1.5%。则该混合物中
A. 等于2:1 B. 大于2:1
C. 小于2:1 D. 无法确定
解析:此题若按混合物计算题的常规思路求解,即先根据质量分数求出NaCl、KCl、Na2CO3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再由化学式中有关离子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求出
由离子电荷守恒得:
因为
(6)巧用差量,出奇制胜
例7. 18.4g NaOH和NaHCO3固体混合物,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到250℃,经充分反应后排出气体,冷却,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16.6g。则原固体混合物中NaOH和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等于1:1 B. 大于1:1
C. 小于1:1 D. 无法确定
解析:发生的反应有:
(7)估算推理,柳暗花明
例8. 把70% HNO3(1.40g/cm3)加到等体积的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A. 等于0.35 B. 小于0.35
C. 大于0.35 D. 无法确定
解析:若把“等体积”稀释看作“等质量”稀释,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0.35。而“等体积”时,水的质量小于70% HNO3溶液的质量,因70% HNO3溶液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等质量稀释与等体积稀释相比,当所用溶质质量相等时,前者所需水多,后者所需水少,而前者稀释后溶质质量分数为 0.35,所以后者释释后溶质质量分数大于0.35。答案为C。
(8)极端思维,捷足先登
例9. 向100mL 18mol/L H2SO4中加入足量的Cu片并加热,被还原的硫酸的物质的量为( )
A. 大于0.9mol小于1.8mol B. 等于0.9mol
C. 等于1.8mol D. 小于0.9mol
解析:根据反应方程式
A.
C.
相关链接:
上一篇: 复合材料概念解析、性质和用途
下一篇: 高中化学易错类型专题突破—离子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