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校排名> 环球网校> 咨询心理学复习资料:5.5精神分析理论关于适应问题的观点
环球网校 心理咨询师培训

心理咨询师

发布时间: 2016年12月15日

咨询心理学复习资料:5.5精神分析理论关于适应问题的观点


第5节 精神分析理论关于适应问题的观点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本能得以实现,必须经过不懈的努力和艰苦的、形式不同的应对。两种本能的应对经历,构成人类的两种基本应对方式。

1.变相宣泄

因为主要的心理动力―性本能的活动与发展,是在每一个发展阶段上与“自我”不断周旋中进行的,是在自我的监督、控制中度过的,所以,“本我”必然练就一套“应对的功夫”,甚至不惜改变存在或表达自己的模式,以求自己得到满足。弗洛伊德在《梦》这一著作中,对这类应对,做了详尽的解释。他所谓“隐性梦”就是性本能的应对方式之一―变相宣泄。当然,若不能宣泄,就可以形成神经症焦虑。

2.自我防御

在个体发展中,随时都要维护个体的安全,他对现实中一切危害生命的危险,必须及时予以反应,以尽自己的职守。这类应对是与人的认识能力有关的。对环境的了解程度,可以影响反应的强度,制约着应对的方式。在发现危险信号时,会形成“真实焦虑”,这是应对的开端。

精神分析理论的适应观点,是建立在解释上述两类应对的基础上。对第一种应对,按弗洛伊德的本能理论,比较容易理解,至于第二种应对,是弗洛伊德关于人的认知如何影响情绪症状的看法。由于人们的注意力常常被弗洛伊德的本能论吸引,所以往往忽略了他关于认知理解可以影响情绪症状的看法。

弗洛伊德说:“真实焦虑(也可译为‘现实性焦虑’)或恐惧对于我们是一种最自然和最合理的事情,我们可以称之为对于外部危险或意料中的知觉与反应。它和逃避反射相结合,可视为自我保存本能的一种表现。至于引起焦虑的对象和情境,则大部分随着一个人对于外界的知识和势力的感觉而异。野蛮人怕火炮和日月食,文明人在同样的情景下,既能开炮,又能预测天象,自然就不用害怕了。有时因为有知识,能预料到危险的来临,反而可以引起恐怖……当危险迫近时,惟一有利的行为是现用冷静的头脑,估量自己所可能支配的力量以及和面前的危险相比较,然后再决定最有希望的办法是否为逃避、防御或进攻……反映通常含有两种成分,即恐惧的情绪和防御的动作,……其实,这里有利于生存的成分是逃避,而不是害怕。”(同上,第315页)

“焦虑”是弗洛伊德确立适应观点的重要概念。根据产生的根源不同可以将焦虑分为现实性焦虑、神经症性焦虑、道德性焦虑。焦虑是冲突引起的结果,具有特殊的功能,它能唤醒自我警惕,并去发现已经存在的内部或外部的危险。

当自我把焦虑当成一种危险或不愉快的信号时,它就会做出反应,形成防御机制。所谓自我防御机制,就是自我在承受本我的欲望压力时,同时又顾及到现实要求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自我便渐渐形成了的一种功能,这种功能可以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用一定的方式调整自我欲望与现实之间的矛盾。经过调整,可以使人们同时接受自我欲望和现实要求,从而不致引起情绪上的严重痛苦和焦虑。不论是正常人或神经症病人,都会使用自我防御机制。防御机制包括压抑、投射、置换、反向、合理化、升华、转移等。

在一般情况下,自我防御机制被使用得当,可免除内心痛苦以适应现实。但在特殊情况下,使用的不得当,这时,虽然感觉不到冲突和挫折引起的内心焦虑,但这些冲突和压抑却能以症状的形式表达出来,从而形成各种障碍。

在介绍精神分析理论时,必须提到钟友斌先生的《中国的精神分析》一书和他的疗法。

钟友斌提出“中国的精神分析”和“认识-领悟疗法”(即中国的精神分析疗法),很有见地,也很有理论与应用价值。他不否认弗洛伊德关于潜意识概念,但更抓住了弗洛伊德在《神经症通论》中多次强调、但被很多读者忽略了的人的认识功能。这一点证明他确实全面理解和把握了精神分析的真谛,并在临床实践中灵活准确地应用。“认识-领悟疗法”,实际上是充分利用求助者的认识能力,引导求助者认识自,己在个体心理发育某一阶段上所发生的某种停滞,并认识到这类心理发育停滞造成的心理和行为特点,进而引导求助者认识这些滞留的心理和行为特点与现在的年龄阶段是何等的不相容、不合理,最后通过领悟自身心理与行为的不合理性,达到自觉矫治的目标。这种方法,看上去是类似“认知疗法”,其实,它与“认知疗法”风马牛不相及,因为它的理论基石是精神分析,他认为目前的症状是早年创伤造成“心理发育停滞”的结果,而不是“错误认知结构”造成的结果。所以,实际上它是中国的“精神分析疗法”,又称“钟氏疗法”。我们还必须注意,“认识-领悟”中的“认识”一词,与“认知”是绝对不同的两种含义。“认”,有“察觉”的意思,近似“自我”、“前意识”的功能;“识”,有意识到的意思,近似“超我”、“意识”的功能,所以,它应列入精神分析理论的概念体系,与认知心理学根本无关。在这一点上,钟友斌先生创造性地发展了弗洛伊德的“意识化”疗法。弗洛伊德说过,“潜意识一旦进入意识,症状会立即消失。”(弗洛伊德,《神经症通论》)但弗洛伊德使潜意识进入意识的操作程序,远不如钟友斌先生高明。


编辑推荐:

环球网校心理咨询师//www.auscyc.com/wx810/

心理咨询师网校培训//www.auscyc.com/member/huanqiu/

心理咨询师三级培训//www.auscyc.com/wx810/

新学员限时

专属礼包一

¥300

满1200元使用

环球心理咨询师专属礼包

备考指导课程

主讲:荀祖胜

精品试学课,限时 0元试学
心理咨询师快题库
每日一练 历年真题 章节练习 模拟试卷

请记住兑换码

133963576915509 点击进行兑换
Baidu
map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