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数学(预科)
|
高一数学 | ||||||||
高一数学 | 课次 | 秋季班课程设置(衔接课程) | 课时 | 备注 | 课次 | 秋季班课程设置(同步课程) | 课时 | 备注 |
1 | 集合的含义、表示、关系、运算 | 2.5 | 综合运算解题模块 | 1 | 集合的含义、表示、关系、运算 | 2.5 | 综合运算解题模块 | |
2 | 补集思想的应用与新定义问题 | 2.5 | 难点 | 2 | 补集思想的应用与新定义问题 | 2.5 | 难点 | |
3 | 函数的概念、表示、定义域、解析式 | 2.5 | 难点:抽象函数求定义域和解析式 | 3 | 函数的概念、表示、定义域、解析式 | 2.5 | 难点:抽象函数求定义域和解析式 | |
4 | 含参数的问题引起的分类讨论问题 | 2.5 | 难点 | 4 | 含参数的问题引起的分类讨论问题 | 2.5 | 难点 | |
5 | 函数的基本性质大突破 | 2.5 | 重点、难点抽象函数与性质相结合 | 5 | 函数的基本性质大突破 | 2.5 | 重点、难点抽象函数与性质相结合 | |
6 | 指数的运算及指数函数 | 2.5 | 重点:计算问题与图像的认识 | 6 | 指数的运算及指数函数 | 2.5 | 重点:计算问题与图像的认识 | |
7 | 与指数函数有关的复合函数问题 | 2.5 | 难点:换元法与函数基本性质的结合 | 7 | 与指数函数有关的复合函数问题 | 2.5 | 难点:换元法与函数基本性质的结合 | |
8 | 对数的运算与对数函数的性质 | 2.5 | 重点:计算问题与图像的认识 | 8 | 对数的运算与对数函数的性质 | 2.5 | 重点:计算问题与图像的认识 | |
9 | 与指数函数有关的复合函数问题 | 2.5 | 难点:换元法与函数基本性质的结合 | 9 | 与指数函数有关的复合函数问题 | 2.5 | 难点:换元法与函数基本性质的结合 | |
10 | 函数与方程思想的综合问题 | 2.5 | 难点、重点:涉及的知识点较多 | 10 | 函数与方程思想的综合问题 | 2.5 | 难点、重点:涉及的知识点较多 | |
11 | 三视图与直观图内容计算 | 2.5 | 难点:图像的空间化与平面化的转变 | 11 | 三视图与直观图内容计算 | 2.5 | 难点:图像的空间化与平面化的转变 | |
12 |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 2.5 | 重点、难点:三视图与空间几何体的转化 | 12 |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 2.5 | 重点、难点:三视图与空间几何体的转化 | |
13 | 球的计算 | 2.5 | 难点:如何找到球心 | 13 | 球的计算 | 2.5 | 难点:如何找到球心 | |
14 | 空间图形中的平行关系及判定 | 2.5 | 难点,重点: | 14 | 空间图形中的平行关系及判定 | 2.5 | 难点,重点: | |
15 | 空间图形中的垂直关系及判定 | 2.5 | 难点、重点 | 15 | 空间图形中的垂直关系及判定 | 2.5 | 难点、重点 | |
16 | 立体几何综合证明与线、面角计算 | 2.5 | 难点、重点 | 16 | 立体几何综合证明与线、面角计算 | 2.5 | 难点、重点 | |
17 | 倾斜角、斜率、位置关系 | 2.5 | 重点 | 17 | 倾斜角、斜率、位置关系 | 2.5 | 重点 | |
18 | 直线的对称、值问题 | 2.5 | 难点 | 18 | 直线的对称、值问题 | 2.5 | 难点 | |
19 | 圆的方程对称与轨迹 | 2.5 | 重点 | 19 | 圆的方程对称与轨迹 | 2.5 | 重点 | |
20 | 直线与圆的综合问题 | 2.5 | 难点、重点:数形结合思想 | 20 | 直线与圆的综合问题 | 2.5 | 难点、重点 | |
总课时数 | 50 | 总课时数 | 50 |
备注:
1、衔接课程适用于已上暑假班的学生;同步课程适用于秋季新生;
2、具体上课内容内容以现场教学为准。